李林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羅希奭的死,無疑將矛頭指到了他這個右相頭上。
聖人現在的態度,說明了許多事。
從皇宮出去,一路上李林甫都在思考現狀。
對太子下手來波及建寧郡王?
事實證明,聖人根本就不想廢除太子。
兩次大案,都沒有撼動太子儲君之位,再掀起第三次,恐怕也是徒勞而已。
陷害建寧郡王?
羅希奭已經用過,揚州太遠了,那裡是建寧郡王的主場,想要將有效的信息及時傳回長安給聖人,這個難度是極大的。
既然現在無從下手,也許王鉷說的捧殺之策,才是最有效的。
李林甫收拾了一下心情,他沒有表現出擔憂,而是像往常一樣回到相府。
政治鬥爭最忌諱的就是最亂陣腳。
所謂的得寵是一時的,失寵也是一時的,要像狼一樣懂得忍耐。
六月初的一個上午,抵達樂平縣的元載,在亮出李倓的手諭之後,樂平縣立刻開始積極配合的元載。
樂平縣歸屬鄱陽郡,鄱陽郡歸屬江南西道,也在李倓的管轄之下。
唐朝時候的樂平縣是後來的德興市。
德興銅礦是亞洲最大的一座銅礦。
在唐宋時期,這裡已經有開采銅礦,尤其是宋代,經濟中心南移,江南西路是大宋人口、田地最稠密的地方之一,這裡的冶銅業也是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但唐代,這裡卻尚未冒頭。
元載自然聽過樂平縣出銅,可產量極低,入不得他元公輔的法眼。
他此次來,也是因為李倓下了命令。
元載到的前兩天,樂平縣的所有官員,地方豪強,都聚集在一起,為元載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元載對樂平縣縣令劉全說道:“不瞞你說,我此次前來,是來找銅礦的,聽說樂平縣有大量銅礦,可有此事?”
劉全這家夥天天坐在衙門裡享樂,他自然是一問三不知。
好在今日有一個叫張木的本地豪強在現場,他說道:“我們樂平縣的銅礦不算多,現在是由我在開采,每年能開采的也就才十萬斤。”
一聽到十萬斤,元載立刻就心灰意冷了。
銅礦十萬斤,出銅才多少呢?
銅礦出銅率一般也就才3%左右,十萬斤出銅3000斤,一共能鑄造的銅錢也才幾百貫。
這對於目前年鑄造百萬貫的任務來說,簡直杯水車薪。
“還能再擴大麼?”
“能倒是能,不過沒有甚用處。”
元載猶豫了一下,對劉全說道:“劉縣令,大都督有命令在先,我想在這裡召集五百人去銅礦,再擴大深挖一挖,可行?”
可行?
這還用問嗎!
那些腦袋剛在本縣傳首完,你說可行不可行?
就算現在讓幾百人去跳江都可行,彆說挖銅了!
總之隻要是建寧郡王下的任務,隻要不讓我這個縣令把腦袋交出來,都可行,都好說!
於是,接下來元載便開始在樂平縣挖銅礦。
挖了數日,並無結果。
張木跑來說道:“元公,這樂平縣也不算產銅的大縣,您何必強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