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長街(1 / 2)

宋鼎 靈劍孤寒 6976 字 10個月前

陸秀夫似不欲與他辯經,也未再多言,隻是緩緩前行。賈旭也沒有再多說,陪在一側,也不帶護衛,二人默然踱步於昌化縣城之中。

此時已是入夜,昌化城中卻有些熱鬨。與尋常縣城煙花酒巷燈火通明、其他地方漆黑一片不同,不長的主街周圍,各家店鋪都亮著光,細看去,也無非就是售賣些糕點、小吃或是小商品。

尋常人不明所以,陸秀夫卻明白這意味著什麼。要知道在當時,即使是最便宜的白樺皮包裹的蠟燭也要二十文一支,而店鋪要營業,隻點一支蠟燭顯然是不夠的。似這般一條街都是明亮的燭光,又要點多少根蠟燭呢?若是臨安的銷金窟,恩客豪富一擲千金,自然不差這仨瓜倆棗,可這些臨街的雜品小店、蒼蠅館子,一晚上點個五六根、十幾根蠟燭,就要花上一百至數百文,那每晚不做個幾百上千文的生意,根本合不來。

幾百文什麼概念?從九品的縣主簿、尉,年俸五十貫,換算到每天也不到一百四十文,從五品的諸州刺史,年俸一百九十貫,換算到每天也不過五百多文。

當然官員的收入不止俸祿,宋代官員待遇尤好,除年俸外,還有祿米、綾、絹、綿、薪、炭、鹽等等供給,各種灰色收入更是不勝枚舉。但是幾百文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了。

賈旭陪著陸秀夫在街上走著,見他四處觀望,最後目光落在街邊一處混沌(也就是餛飩)攤上,許久沒有挪開,於是開口問道:“君實先生坐了一天的船,怕是餓了吧?要不我們先在街邊吃點東西?”

陸秀夫點了點頭,說了個“好”,便徑直走了過去。

這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混沌攤。身後的小門房許是攤主的住家,攤子卻擺在屋外的街旁,一個柴火灶上的大鍋正燒著水,旁邊的案幾上,攤主夫婦正在忙碌著。當家的用菜刀“當當當”的剁著餡,婦人則在一旁擀皮、包混沌。小攤隻點了兩支蠟燭,一支就擺在案上,不然也不好乾活,另一支擺在旁邊的客桌上,此時還未有客人,隻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伏在桌上,借著燭光在看書。

攤主見二人過來,開口衝著賈旭說道:“客官今日下工了?”

陸秀夫聞言不明就裡,賈旭也隻是笑了笑,說了句:“來兩碗混沌。”

“好咧,二位客官且坐,稍等片刻便來。”說完便將桌上已包好的混沌放入鍋內。

賈旭拉著陸秀夫坐在一旁的桌子上,介紹道:“這家攤主祖上是江西人,隻有筍蕨這一種餡料,味道倒是十分地道。我有時晚上無事,也會來吃上一碗,卻不知君實先生是否吃得慣。”

陸秀夫答道:“朝士半江西,江淮亦多有江西館子,隻是未曾嘗過此等小食。”

賈旭笑道:“那便嘗嘗。這是用竹筍和蕨菜拌著醬料入餡,味道極鮮美,吃完之後再飲杯花茶,更是無比的享受。”

陸秀夫對混沌的味道不甚關注,而是開口問攤主:“老丈祖上江西,卻為何到此地營生?”

“嗨,還能因為啥,犯事兒了被流放了唄。”攤主說道。“客官不是本地人吧?這昌化城裡天南海北的人都有,聽口音是聽不出本地外地的,但聽你這麼問,就知道你定是外鄉而來。這話可不要再隨便問彆人,你問十個人,九個半都要答是因為祖上犯罪流徙而來,遇見臉酸的,怕不是要挨打。”

陸秀夫說了一句“是晚生冒犯了”,然後轉頭看向一旁正在讀書的少年,開口問道:“你讀的是什麼書?”

少年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將書皮翻過來在他眼前晃了晃,口中答道:“胡明仲(胡寅)的《敘古千文》。”

陸秀夫點了點頭,說道:“朱子(朱熹)評此書‘敘事立言、昭陳法戒,實有春秋經世之誌。’少年人挑此書蒙學,著實好眼力。”

那少年卻用一種看傻子般的眼神看著他,用那個年紀特有的不恭語氣說道:“這哪是我挑的?是我們賈軍使賈大人挑的。除了這個,還有王應麟的《三字經》、汪洙的《神童詩》,書院裡的先生每日教我們背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時攤主已經端了兩碗煮熟的混沌過來,一邊放在桌上、說著“二位客官慢用”,一邊責怪著少年:“快閉上你的嘴。賈大人設書院,白白教你讀書識字,還供你早午兩餐,菩薩一樣的心腸,你怎的用如此語氣說他?”

“我哪裡有說賈大人?我說的是他們倆,連這等事都不知道。”少年辯解道,然後嘟著嘴將書合起來,塞到掛在一旁的布包裡,拎著進了身後的小門房。

“這孩子。”攤主罵了一句,然後向二人堆著笑臉道:“半大孩子就是這樣,二位客官不要生氣。”

賈旭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在意,和陸秀夫接過混沌吃了起來。許是真的坐了一天的船,餓得壞了,陸秀夫隻是埋著頭一個接一個地吃著,也不再做聲。

一碗二十多個混沌很快就吃完了。賈旭起身拿起二人的碗,將中間的湯水倒在一旁的大桶裡,然後又提起攤案上的水壺,給二人碗裡各倒了一杯花茶,放在陸秀夫麵前說道:“嘗嘗。”

話音剛落,街道上走來一隊穿著藏藍色外套、戴著布質大簷帽的人,邊走邊喊:“注意了注意了,車要來了,車要來了。”路上本就稀少的行人紛紛避讓到兩邊,顯得更是空曠。

賈旭端起茶碗說道:“看來這茶要快些喝了。”說完一抬頭,牛飲一般就將一碗茶乾了。

陸秀夫正看著他不解,由遠及近傳來一陣“咯嗒咯嗒”的馬蹄聲和金屬摩擦的“錚錚”聲,似有兵馬卷地而來。陸秀夫眉頭微蹙,盯著街口,卻見一輛四馬並行的馬車,拉著串成一串的四節大車,呼嘯而來,然後逐漸減速,最終停在路中央。車門打開,從四節車廂中下來足有百八十人。

戴著大簷帽的人繼續喊著:“快走幾步,下一班車馬上就到了。”下車的人便加快了腳步,有的直接拐進了巷子裡,有的進了周圍的店鋪,還有五六人則到了攤子前,喊著攤主給他上混沌。

路中的馬車很快駛走,然後另一輛馬車隨後便到,又是幾十人從車上下來,分向各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