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占城(2 / 2)

宋鼎 靈劍孤寒 5925 字 10個月前

“縱是真的有什麼反噬,為我大宋家國、昌化軍百姓,賈某何惜一身?”賈旭這樣說。

陸秀夫倒也沒什麼可反駁的,畢竟蒙古人不乾人事兒是真的,蒙古軍隊的強大也是真的。

他隻是提醒賈旭:“安南國畢竟還受著朝廷的冊封,亦受著蒙古軍隊的壓力。若是事情敗露,安南國倒向蒙古,不僅對大宋的後方威脅甚大,你於丞相麵前也不好交代。”

“安南國剛剛還受了忽必烈的冊封呢。”賈旭說道:“不過你說的沒錯,這種事情偶爾為之還好,不能經常做。還是要找個更穩妥的方式,所以過幾天,我還要去占城國一趟。哦,君實先生放心,這次不是去打劫,而是正兒八經的外交。昌化軍的各項內政,還是要繼續仰仗君實先生。”

“內政方麵的事,請大人放心。能實實在在為國為民做些事情,陸某也是十分開心的。”陸秀夫說道:“隻是錢糧上麵,大人還是要多花些心思。目前昌化軍的財政嚴重失衡,全靠丞相的物資錢糧補貼。而且按照大人的規劃,隨著昌化軍繼續發展,窟窿隻會越來越大,如果不尋到生財之道,這虧空便如無底洞一般,總有填不起的時候。”

賈旭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隻是今年我急於在安南、占城等地布局,脫不開身。明年我應該是要回京一趟,與晴兒完婚,屆時我會與我家大人好好商談一下掙錢的問題。”

陸秀夫點了點頭,轉而又問:“朝廷此番與占城相交,有何所圖?”

“朝廷?”賈旭一愣,隨即恍然:“哦,跟朝廷沒關係,是我自己要去。”

聽賈旭這樣說,陸秀夫反而愣住了:“大人剛才不是說,此行是正兒八經的外交?沒有朝廷諭旨,大人不過一縣軍軍使,如何行外交之事?”

“嗨,諭旨的問題好解決。”賈旭轉身打開書房一角的箱子,從中拿出數張空白諭旨,和一個木頭刻的大印,放在桌上,對陸秀夫說道:“君實先生文采好,字寫得也漂亮,就幫我隨便寫上幾句,安個由頭,用作我前往占城的名分即可。”

陸秀夫被他的大膽舉動驚呆了。“這這……這……”

“這什麼這,我又不是第一次矯詔了,事急從權嘛。”賈旭卻渾不在意,拍了拍陸秀夫的肩膀說道:“快好好想想,這封諭旨該怎麼寫?”

——————————

為了趕在八月份的颶風季到來之前回來,賈旭在昌化陪著呂妙晴、杜韻茹、王靖瑤三女遊玩了幾日,便又啟程,徑往占城而去。

與前次偷換旗幟、冒充占城國水師打家劫舍不同,這次賈旭乘著數艘福船,帶著以張世傑為首的三百名全副武裝的宋軍護衛,大張旗鼓地打著大宋欽差的旗號,先西航至安南的建昌路,通報安南當局後,沿著海岸一路南下,最終到達了占城國的首都毗闍耶。

占城國原為中原王朝領地,漢時屬交趾刺史部日南郡。東漢末年當地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委任的象林縣令,率數千人起兵,占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交趾刺史樊演征發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討,但漢軍因為害怕遠征而發生嘩變,導致失敗,漢順帝欲發荊州、揚州、兗州、豫州四萬人馬前去鎮壓,也被大臣李固勸止,其地至此從中國獨立,建立了占城國。

此後曆經千年,占城國有過輝煌,也有過衰落,北與漢、晉、唐諸朝交戰過;與北方隨後獨立的安南國也爭戰不休、被安南滅過國;與西邊的真臘國更是世仇,即攻占過真臘的首都吳哥,也多次被真臘滅過國。最近的一次是六十年前被真臘吞並,然後於四十年前又複獨立,建立了占城國後第十二王朝,如今在位的正是這個王朝的第二代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六世。

聽著隨行的陳國康粗略的介紹著占城國的曆史,賈旭心想這蕞爾小國倒頗為好戰。這般性情,倒也容易利用。

船隊停靠在毗闍耶城靠近海邊的港口屍唎皮奈,派人上岸致書,通報來意。

而占城國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六世,收到賈旭的來書,也是一頭霧水。他當然知道大宋,也清楚那是一個與占城實力相較天差地彆的天朝上國,隻是雙方在地理上並不接壤,官方層麵上的交往也早已斷絕。上一次占城國遣使入貢還是在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距今已經是兩百五十多年前的事,那時占城國還是第八王朝,現在已經是後第十二王朝,中間國都被人滅了好幾次了,大宋冊封的占城郡王稱號早就落入了曆史的塵煙,湮沒不見。

如今的雙方,隻有民間少量的商貿往來。這個時候大宋的使節跑來乾什麼?

那些個遠在北方的中原王朝,曆來喜歡營造“萬國來朝、四海賓服”的氣象。雖然與周邊這些毗鄰的國家始終把占城當作吞並對象相比,遠距重洋、並不接壤的中原王朝要好相與得多,他們隻是求些麵子上的臣服,隻要順著他們的意思說些歌功頌德的話,就能收獲極大的滿意,和厚厚的一筆賞賜。

隻是那些來自“天朝上國”使臣每每狂妄倨傲,自己好歹也是一國之主,偏要在他們麵前低聲下氣,讓人好不痛快!

思前想後,他還是決定見上一見,看看大宋使節到底是何來意。但即使要見,也不能馬上就見,先許他們上岸,然後在城中晾他們幾天,殺殺他們的威風。若又是一群猖狂之徒,再將他們趕回去也不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