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委員會經過整理和計算,公布了戰役結果。
此戰,普世聯軍損失了一萬多人,現在具備戰鬥力的隻有七百多人。
奧斯曼軍隊的損失是他們的三倍。
在瓦爾納城堡裡,瓦拉迪斯拉夫三世為瓦爾納戰役的勝利向全體官兵表示感謝,每一位指揮官和士兵都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愛德華·喬治·紐蓋特,救了朕一命,要不然這場戰爭,輸贏還不一定呢。”
在軍事委員會的酒宴上,匈雅提給紐蓋特敬酒,這讓紐蓋特倍感榮幸,畢竟他是一個英雄。
而自己隻是因為了解曆史才做出來的判斷。
瓦拉迪斯拉夫三世也親切的給他敬酒,並給了他三倍於彆人的錢。
兩天之後,十字軍船隻終於從巴爾乾的西部,來到了巴爾乾的東部,雖然沒有來多少人,但帶來了大炮、食物和醫藥。
之後他們會將全部的傷員、病患帶走,並將這裡的好消息告訴西歐人。
“現在看來我的猜測處於第一個和第二個的中間,後續還真難預測。”
紐蓋特與傑克等人看著海和大船,喝著酒談論未來的形勢。
“羅馬一定會增兵的,再給我們十幾天,把他的亞德裡亞堡也拿下。”
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局穩了。
紐蓋特感歎他們的心大,才打了場硬仗還要打,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作為和平主義者,他希望奧斯曼能主動的退到小亞細亞去。
瓦拉迪斯拉夫三世那邊,趁著瓦爾納戰役的勝利,也不顧自己損失慘重的事實,他向奧斯曼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滾出巴爾乾半島,或者留下來改變信仰。
亞德裡亞堡那邊則保持了兩天的沉默,第三天奧斯曼的主和派大維齊爾坎達利·哈利勒來到了瓦爾納城堡,向瓦拉迪斯拉夫三世表示奧斯曼想與西歐求和。
他們願意退出巴爾乾半島,交付停戰賠款,留下來的士兵隨聯軍處理。
這下輪到普世聯軍驚訝了,奧斯曼那麼多人,他們想著應該還會打一場兩場,沒想到他們真的這麼快認慫了。
在簽訂《瓦爾納協議》的當天,即一四四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波蘭國王兼匈牙利國王瓦拉迪斯拉夫三世、東羅馬帝國的巴西琉斯君士坦丁十一世、瓦拉幾亞大公弗拉德、就連塞爾維亞君主喬治·布蘭科維奇也因為震驚於奧斯曼的態度,出席了此次會議。
協議中,最大的矛盾不是聯軍與奧斯曼的,而是東羅馬、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還有波蘭等國關於領土的問題。
大維齊爾坎達利·哈利勒向聯軍詢問當時救出波蘭國王的那個人在哪裡。
紐蓋特正好就在協議簽訂的現場。
“可怕的年輕人,殺了一個國王,又救下了另一個國王。”
聯軍聽到後大吃一驚,有謠言說穆拉德二世被標槍擊中,死於軍中,這居然是真的,而且又是愛德華·紐蓋特!
紐蓋特也愣住了,自己居然真的做到了,這些年的武藝他沒有白練啊。
大維齊爾坎達利·哈利勒還向聯軍透露了一個消息,穆拉德二世之子穆罕默德二世已經去了亞洲。
關於領土問題,羅、塞、匈、波等國還在爭論,不過這與紐蓋特無關,拿著向瓦拉迪斯拉夫三世又給他發的兩倍工資,回到了軍營。
“可惜啊,就打了一場仗就結束了,不知道會不會去亞洲。”
傑克聽說快達成協議了,覺得沒意思,問紐蓋特是不是回去繼續當他的那個富家公子。
“這麼急著回去乾嘛,我要去君士坦丁堡看看,去雅典旅遊。”
“切,有錢人,不像我們這些大老粗,急著用錢娶老婆,養孩子。”
關於巴爾乾半島領土劃分的爭論還在繼續,而隨著戰爭的結束,大部分誌願兵們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少部分人還在觀望。
紐蓋特睡到第二天中午,跟拉斐爾神父和羅馬神父打個招呼,說自己已經完成了羅馬爸爸的任務,現在就走。
“如果紐蓋特想在王國中弄個一官半職,一定會是個優秀的官員,你確定不要我推舉你嗎?”
羅馬神父在為紐蓋特送行時問道。
“神父,如果他們真的想富國強兵,那就應該恭恭敬敬的過來找我,文,我可比肩查理·馬特,武,我可比肩貝利撒留。”
向他們揮手告彆的紐蓋特與仆人向著君士坦丁堡的方向走去,留下愣在原地的羅馬神父和拉斐爾。
戰爭結束了,但瓦爾納戰役激起的餘波影響到了整個巴爾乾和小亞細亞半島。
自從奧斯曼在瓦爾納戰役大敗之後,奧斯曼倉促的離開留下的巨大的“真空”地帶。
許多原本歸附與奧斯曼的當地勢力,開始紛紛自立為王。
在保加利亞,僅宣稱自己為保加利亞沙皇的就有四五個。
整個巴爾乾都亂套了,比普世聯軍來之前還亂!
土匪強盜甚至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燒殺搶掠!
許多人受不了土匪盜賊的騷擾,就去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尋求庇護。
雖然難民人數多,卻都是烏合之眾,大膽的強盜甚至敢單槍匹馬、明目張膽的去人堆裡強搶民女,搶劫財物。
百姓的哭聲、叫喊聲、慘叫聲從巴爾乾的這邊到另一邊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