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桑德拉在這裡麵完全就是提線木偶,誰都可以不理他。
另外,瓦拉幾亞前任大公到現任都在打壓文藝複興,雖然有避免被羅馬同化的顧慮,也令紐蓋特不想跟他們說什麼。
不搞文藝複興,算什麼羅馬尼亞人。
經過瓦拉幾亞公國幾天的旅行,紐蓋特來到摩爾達維亞軍區,參觀完這裡他就會坐船到克裡米亞半島視察。
摩爾達維亞軍區的位置主要是連通去往波蘭、立陶宛、莫斯科和撒馬爾罕的陸地線。
因為東歐普遍較為貧困,比西歐那邊還窮,而且走陸路商隊還有很大幾率遭到哥薩克強盜的洗劫,許多人寧願多花點錢,去克裡米亞半島坐船。
所以這裡是帝國貿易路線上比較蕭條的貿易路線了。
而維持軍區財政的除了土地稅、人頭稅和商業稅,還要靠雇傭兵。
靠著從東歐過來的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在羅馬軍隊中服役,然後寄回來的錢,總督府都要抽取一部分錢出來。
紐蓋特在比薩拉比亞轉了一圈,軍區總督的官員就趕了過來,總督也收到了禁衛軍的提前通知,已經準備好了關於關於軍區財政、軍事和行政方麵的報告,就等他去過目了。
“不急,再讓他等等,我再在本德爾去走走。”
“可是,可是那裡的遊牧民族很野蠻的,小心他們傷到巴西琉斯。”
開玩笑,他紐蓋特領著兩百騎兵,難道還怕幾個部落民偷襲。
這一去,如果查出問題來了,有當地百姓向紐蓋特報告,摩爾達維亞軍區總督私自扣下了幾十名雇傭兵寄回來的錢,還謊稱是他們自願把錢都捐給了總督府。
他們想去君士坦丁堡告發總督,卻受到官員和貴族的迫害。
紐蓋特問隨行的當地官員是否有這種“自願”捐錢的情況。
“好像、大概、應該有吧,我這個也不太熟,那是總督府財政官員負責的。”
當地官員支支吾吾的說。
“胡說,你一個當地官員連自己這裡百姓的情況都不了解,那你這當的什麼,你是知道了但是不敢說吧。”
紐蓋特來到蘇恰瓦的總督府後一開始沒說關於“捐錢”的事。
在看完了財政報告後,紐蓋特提出了幾個問題,那就有七十二筆錢流入總督府金庫裡後沒有發下去,卻用在了其他地方是什麼原因。
總督回答這是在外打工的士兵的捐款,為了支持軍區的建設。
“哦,那信拿過來看看。”
總督看了眼之前一直跟隨紐蓋特的官員,那個官員則心虛的撇開了目光。
紐蓋特看了十幾封,慢慢的看出了其中的貓膩,這上麵的筆記幾乎一模一樣,應該是一個或者兩個人寫的,用的詞語還甜蜜的挺優美的,這像是個武夫寫的嗎,騎士吧。
紐蓋特分析完後,見總督無話可說,人證物證俱在,紐蓋特將他和另一些有關人員押進大牢,他命令總督府法官開庭審理此事。
審判的速度很快就出來了結果,總督貪墨士兵的工資,數額巨大,解除他摩爾達維亞軍區總督一職,沒收全部財產,並判處無期徒刑。
報告交君士坦丁堡申請批準。
執政官康斯坦丁諾斯得知此事,心中暗罵總督斂財一點都不專業,也沒辦法,那可是愛德華紐蓋特啊。
現在出了這事,康斯坦丁諾斯不想被人抓把柄了,隻能把這個自己扶上去的弄下來了。
他也算自己半個親信了,他能當上執政官就出力不少,而且還是他軍隊中的得力乾將,可惜了。
在新總督沒有到之前,紐蓋特就在總督府批改府上的文件。
在處理軍區事務時,紐蓋特發現這家夥在這裡五年了,快六年,什麼政績都沒有乾出來,全是貪墨、找美女、喝酒,早知道應該再判處得狠一點。
紐蓋特一生氣就開始折磨下屬,前五年沒能乾完的事情,現在要給他在幾個月內漂漂亮亮的完成。
一時之間,官不聊生,許多人卷鋪蓋走人,或者鋃鐺入獄。
當新總督來了,官員們覺得青天大老爺來了的時候,紐蓋特就守著總督邊上,然後新總督被迫向紐蓋特那樣一天十二小時的拚命工作。
官員們把牙齒都咬碎了,還沒能等到自由的那一天。
又過了三個月,官員們終於收到紐蓋特要去克裡米亞行省的消息,許多人熱淚盈眶,跪謝上帝,終於撐過去了,讓他快點去禍害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