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 76 章(2 / 2)

“那好!你放心吧,有我景王府在,也定會護著她們母子平安!”

“多謝!”

景王此次是奉詔入京,明年三月是張太後的六十大壽,皇上下旨召藩王進京朝賀。

景王人雖在台縣,但卻有暗衛扮作他的模樣帶著儀仗往京中去。景王預備從台縣離開後,便會和他們彙合。

“我此次入京大概會在京中耽擱數月,隻是我們之間怕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往來了。”

陳霖淮的長相融合了盛侯爺和侯夫人二人的長處,雖說盛侯爺已經逝去十幾年了,但是京中認得他的人應該還大有人在。

若是他和景王爺走得太近,難免會讓人起疑。

明蓁卻有不同的想法,“景王爺,我倒是覺得與其我們暗中往來,被張家察覺,倒不如光明正大的走動好。當然不是要說破我們兩家的關係,而是靠我和葉姐姐來聯係。”

“哦?”景王有些好奇。

“你說來聽聽,你和王妃要如何聯係?”

“世人皆知,葉姐姐的舅父是濟州六和居的東家。我在台縣所開的春華堂又在濟州頗有名氣。這樣的話,我進了京,靠著六和居東家的關係攀附王府也是無可指摘的。甚至在京中和葉姐姐一起開一家鋪子更是合情合理。”

葉灼華沒料到明蓁竟然還想著開鋪子,“明蓁,你如今有了身孕,能禁得起那麼操勞嗎?”

“葉姐姐,無事的。我可以多帶著人手進京,到時候有她們幫我不會累到的。”

況且明蓁想開鋪子,也不止是為了和景王府聯係,更多的也是想要自保。

京中權貴多如牛毛,即便是陳霖淮考中武狀元,也隻能被留在京中當一名小小的武官。若是張家察覺到了陳霖淮的身份,暗中對他們下殺手京中也無人知曉。

但若是她在京中開一家鋪子,在京中闖出些名氣,多結交一些王侯夫人。張家想要暗算他們便沒有那麼容易,總要畏懼一些人言的。

陳霖淮卻立刻出言反對,“不行,蓁蓁,這些事不需要你操心的,況且,京中那些王侯夫人豈是那麼容易結交的。你如今懷著身孕我不能讓你如此勞神。”

景王倒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弟妹所言倒是也可以一試。我雖是個不得寵的王爺,但是京中眾人礙於我的身份,總會有人來結交。弟妹在京中有我家王妃護著,結交人脈並不難。隻要你們的鋪子在京中有了名氣,我也可以將此事在皇上麵前過了明路,以後張家便是懷疑你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明蓁也是此意,當今皇上隻有三位皇子,其中六皇子更是年幼。如今太子未立,雖然張家勢大,但也有不少人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汙。朝中未必沒有人看好三皇子,明蓁要和他們的夫人來往並不困難。

“夫君,我入了京城總不能一直關在後宅裡,總是還要出門走動的。況且,我舅舅也是都察院禦史,舅母也會關照我的。”

陳霖淮還是不放心,對著景王說道:“皇上對張家一直恩寵有加,若是會護著你的人,也不會將你早早地趕到封地去了。”

景王搖了搖頭,“去封地就藩是我自己提出來的,當年皇上懦弱,不敢抗衡太後與張家,甚至逼得我母妃鬱鬱而終。我不願意再留在皇宮中,便利用他對盛家和我母妃的那點愧疚之情讓他將平州劃為我的封地。”

在陳霖淮麵前,景王沒有絲毫的隱瞞,將他這些年在平州的一些部署都說與陳霖淮來聽。他的心思並不難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早日能登上高位。

“皇上對張家的步步忍讓,使得如今張家權傾朝野,危及江山社稷。我隻有坐上那個位置才能將能將張首輔一係一網打儘,為舅舅平反,洗去冤屈。”

景王對著陳霖淮推心置腹:“霖淮,你我本是兄弟,你也是我最信任之人。當年我曾隨舅父遠赴邊疆,他對我的教誨我時刻不敢忘。如今我大燕邊疆有外敵虎視眈眈,朝中又有張家隻手遮天,□□,迫害百姓。我身為皇室中人,自是不能偏安一隅,坐視不理。況且朝中儲位之爭也容不得我置身事外。”

陳霖淮沉默不語,他以前從未想過這些,可是如今父母的血海深仇,還有盛家軍幾萬慘死的將士,讓他也無法漠視。

“景川哥,論武功才智我與父親自是不能比,但也想重振我盛家軍的威名,守護一方百姓。既然景川哥有此心思,我定當追隨。”

“好!”景王麵上有了笑意,“你我兄弟攜手,如同幼時一般,定然不會輸。”

兩人商定了大事,景王與葉灼華便要啟程進京。他們是悄然動身,明蓁和陳霖淮也未曾去相送。幾人約定到了京城再相見。

他們走後,明蓁和陳霖淮也準備要動身了。這一去,怕是許久不能再回台縣了。

鋪子的事明蓁臨走前也做了詳細的安排。她進京還是要開鋪子的,自然要帶一些得利的人手過去。台縣這裡的生意也不能停,都要安排妥當。

明蓁打算帶著桂香進京,這一年來,桂香在跟著李娘子在鋪子裡曆練,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

她本就膽大心細,待人接物如今也是進退有度,去了京城完全可以做個女掌櫃。

明蓁將桂香叫到身邊,說起了此事。

桂香很是驚喜,當即便表示願意和明蓁一起進京。

“明蓁姐,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輩子居然還能到京城做生意。你放心,我一定將咱們的鋪子管好,絕對不會給你惹麻煩的。”

桂香聰慧,明蓁倒是能省不少事。

“隻是此次去京城,怕是桂花姐不能跟著一起了。”

桂花自從脫離了江家,這大半年一直待在繡坊裡幫著周氏管理新進的繡娘。

她感念明蓁幫她脫離了苦海,做事很是儘心儘力。周氏對她甚是喜愛,甚至還做主幫她定下了一門親事。

男方是明謙的同窗,也是普通的農家子,但家境殷實,為人也是勤學上進。桂花自己也很是滿意,婚期都定下了。

桂香並不擔心姐姐,“明蓁姐,我姐姐有了歸宿,我不擔心她的,她留在台縣也能幫著明蓁姐照看生意。京城和台縣往來也方便,以後我們姐妹又不是見不到麵了。”

她能這樣想,明蓁也放心了。

“咱們去了京城,還是做和春華堂一樣的生意,原本讓李娘子買下的那幾人全都一起帶到京中去,再從繡坊挑幾個手藝精湛的繡娘,若是她們願意,也一起帶去京城。”

桂香都一一記下,“明蓁姐,你就放心吧,這些事我都會安排妥當的。”

李娘子那裡,明蓁又重新做了安排。此次她離開,不知要多久才會回台縣。但是陳家的鋪子還在這裡,許多事也能照應。

陳員外是不準備此時進京的,景王在平州養兵,自是少不得糧草,他留在台縣籌措糧草很是便利。他在台縣經營多年,有自己的人脈在,也能為陳霖淮留一條退路。

隻是他在京中的人手還要和陳霖淮做交待,便決定和他們一起進京,等到年後運河通航的時候再回台縣。

臨走之前,明蓁和陳霖淮一起去姚家辭行。

姚老爺子並不知內情,隻以為陳霖淮是進京趕考,心中自然是開懷,還等著孫女婿考中武進士,家中再好好風光一回。

明蓁很是不舍,“娘,我和霖淮去了京城,不知何時才會回鄉。你和爹一定要多保重!”

周氏並沒有那般傷感,笑著說道:“放心吧!你們到了京城才要小心,萬事不要衝動,照顧好自己,我和你爹說不定年後也會進京……”

“你和我爹也要進京?”明蓁不明白她娘的意思,是不放心他們進京探望嗎?

周氏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前告知了明蓁。

“戶部尚書李大人,想要舉薦你爹重新為官。前些日子來信,你爹還在猶豫。如今知道了霖淮的身世,你爹和我商議後已經給李大人回了信,約莫到了年底便會有空缺出來。”

“娘……”明蓁心中甚為感動,“都是女兒不孝,連累你們為我操心。”

周氏輕笑:“不要這麼說,你爹當年歸隱也是心有不甘的,如今不過是借此機會起複罷了。”

雖然她娘這麼說,明蓁卻知道她爹會重新為官,多半還是為了她。

她爹向來不喜結黨,隻想為官做些實事。當年在順天府安縣為官之時,被百姓敬仰,清廉之名是連當今皇上也知曉的。所以這些年她爹雖然避居在鄉間教授孩童讀書,但京中依舊有不少人來信拉攏,她爹都不曾應下。

以前,張家勢大,他們無力抗衡。可是如今不同了,景王誓要鏟除張家。看他的行事也不是一個昏庸之輩,若是將來他能登上大位,像他爹這樣的官員倒是可以一展抱負。

這般一想,明蓁也盼著父親可以早日進京了。

事情都安排妥當,明蓁也開始收拾進京的行李。

她如今的月份尚淺,一路去京城自然不能太過奔波。商議過後,還是決定走官道。一路上也無需太趕,沿途還有驛站可歇息,也不會很累。

陳霖淮特意在車馬行找人將自家的馬車改造了一番。將車廂加寬加大,車轅處也做了改動,這樣馬車走起來更加的穩當,明蓁在車上休息也很是便利。

一切準備妥當,明蓁他們便準備早些啟程,誰知此時,孟家那裡也生了變故,孟玉堂居然也要進京了。

明珠興奮地跑回娘家炫耀,原來是孟玉堂在省府徐家的文瀾閣讀書之際做過幾篇文章被徐家如今的家主看到了,很是欣賞他的才華。

徐家家主向京中的徐大人舉薦,徐大人便為孟玉堂爭取到了一個入國子監讀書的機會。

明珠原本還在懊惱孟玉堂丟了解元之名,如今得知他能進國子監又重新激動起來。

要知道在國子監中讀書的,多是京中的權貴子弟。他們都是有機會能麵聖的,各地方雖有舉薦名額,但也是選省府州縣的學子,像他們這些偏遠縣城裡哪裡有人能得此殊榮。

如今,孟玉堂居然被舉薦到了京城讀書,這下沉寂了許久的孟家又重新熱鬨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10-1208:11:38~2021-10-1310:05: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陌芊10瓶;姓墨的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