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這皇阿瑪之所以如此重視曹李兩家,寧願自己出錢為他們補上虧空。是因為他們是朝廷的耳目。宜兒可知前明有東西兩廠?皇阿瑪雖然沒有東西兩廠這樣的組織,他卻是有曹李兩家的。這曹李兩家,會隔三差五的給皇阿瑪上密折,不走官方門路,他們就是皇上在民間的眼睛,替皇阿瑪盯著官吏、流言以及糧價。我說了這麼多,宜兒可明了?”
宜修低頭思量片刻,複扣一頭,道,“妾願為四爺之曹李。”
“宜兒說笑了,宜兒如何能做到?”
“京城最能探聽消息的地方,是茶館飯鋪。最容易泄出消息的,是女眷家奴。”
胤禛摩挲手掌片刻,道,“宜兒屬實該有些自己的產業了。”
“妾願萬死以報四爺,若他日事發,這一切都是妾一人之事,與四爺無關。”
胤禛連忙扶起宜修,“辛苦你了,若非被逼上絕路,我也斷斷不願行此舉。隻是他們各個都有母家、有皇阿瑪可以儀仗。我卻,什麼都是沒有的。至於德妃娘娘,恐怕是在她心裡我還不如老八。”
“爺,”宜修牽過胤禛的手,帶他坐下,“爺可記得當初和我講過的漢太祖劉邦的故事?那楚霸王出身顯赫,名門之後,天縱英明且有一呼百應的影響力,卻死在一個出身農家的泗水亭長手裡爺講過,皆因劉邦投奔項門,臥薪嘗膽,伺時而發。那漢高祖不是與爺一樣嗎?起初手下空無一將,後來全是從項羽手下巧奪了來。”
胤禛輕握了握宜修的手,“我到今天才發現宜修竟如此聰慧,夕日是我小瞧你了。去尋人辦吧,以後咱們每個月都出來敬一次香,多交流交流,可好?”
“爺謬讚了,宜修不聰慧,宜修隻是懂爺,宜修和爺從小一起長大,可還記得爺從前經常讓宜修模仿您的棋路與您下棋,取自弈之妙,今天的事也是一樣的。爺當局者迷,宜修旁觀者清,隻是用爺平時的思路在思考罷了。隻是宜修還有一事稟報,德妃娘娘已經找上了江福海,希望宜修也將爺的消息傳給她。”
胤禛輕拍了拍宜修的手,“那是你親姨娘,你若是為了母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宜修搖搖頭,道,“妾的母親,隻是個格格,她死的時候家裡連讓我去看上一眼的機會都沒給我,反倒是爺,對我極好。在妾看來,德妃娘娘利用妾來打聽爺的消息是件好事,在大事上咱們可以反過來利用德妃娘娘。”
胤禛嗤笑一聲,“對自己的額娘都要利用,你說我是不是很無情。”
“成大事就是要忍旁人所不能忍,為常人所不能為。妾恭喜爺,這是必勝之兆。”
“你說話真是好聽,還有一事,皇阿瑪在為老十三找教數理學的師傅。”
“爺既有了決斷,何苦又來問妾呢?”
“我隻怕做不好,哄不住一個孩子的心。”
宜修上前一步,輕聲道,“爺隻管把他當姐姐,一樣寵著,就好了。”
胤禛勾唇一笑,拉過宜修,一同回了府。
回了府,胤禛便拿了萬兩白銀給了宜修。接下來的日子,胤禛天天可謂忙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天天不是尋些碧璽、琥珀製成瓜果魚蟲型的鼻煙壺,就是尋些珍貴的鳥、蛐蛐兒,再不就是天天買些糖葫蘆、糖瓜、糖炒栗子之類的。經常是一入宮就是直到宮門下鑰了才回來。府裡人問他,他也不瞞著,隻說皇阿瑪命自己給小十三教課。眾人隻道他是第一次給人當師傅,在興頭上,也便無人留意。
而宜修這邊也沒閒下。命剪秋幫她找到了一個人,二人又是約在了性音的禪房。
到了約定好的當天,宜修早早先前往性音的禪房等著,過來一會兒,隻見一人風塵仆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