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笑道:“公輸老先生,何止為我義軍立下大功了,也為整個天下立下大功了,您這項發明可以讓織布的效率提升好十幾倍。”
公輸仇笑道:“這都是將軍指導有功。”
徐凡笑道:“沒有伱的技術,我再指導也是枉然。”
宋霜道:“隻是紡紗線的速度提升了,但織布的速度並沒有加快,像這樣的紡紗車隻要幾百個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了,多了我們也織不過來。”
周章笑道:“我們可以把剩下來的人手安排去織布,這不就提升了產能。”
而後徐凡命令道:“公輸仇製造水利紡紗級有功,賞賜黃金百兩,給2000石郡守待遇。”
公輸仇激動對徐凡行禮道:“多謝將軍。”
徐凡扶起他道:“老先生客氣了,真想要感謝本將,就想辦法把水車和紡織機聯合起來,您也聽到了紗線不缺少了,但紡織的速度又成為了障礙。
要是您能讓織布機的效率提升幾倍乃至幾十倍,老先生可為諸子百家之一,以後本將都要稱您為公輸子,您的名字將和您的先祖齊名,甚至超越魯班,衣被天下這是多大的功勞,上古後稷的功業也不過如此。”
還能名垂青史,甚至比美上古聖賢,這種誘惑誰經的起,公輸仇當即激動道:“老朽從今日開始就住在這紡織作坊了,定要把將軍說的水利紡織廠弄出來,讓天下的百姓不再缺少布匹。”
此時的公輸仇身上甚至帶著一絲神聖的光輝。——
給公輸仇布置好項目之後,徐凡帶著周章找到了秦泊,把公輸仇做的水利紡紗機說了一遍,同時也說了水利紡織機的前進,而後說道:“你們墨家也不能落後了。”
墨家和公輸家族雖然不是仇敵,但因為幾百年前雙方先祖的論戰,以及他們的基本盤都是手工業者,所以雙方的競爭意識極其強烈。
聽到徐凡的話,秦泊馬上請命道:“請將軍下令?”
徐凡道:“我們義軍缺少鐵器來製造武器,製造各種農具,現在煉鐵的技術太差了,一斤鐵的價格和1石糧食相當,太貴了,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鐵器。”
秦泊聽到這話也麵露難色,這麼大課題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動手。
好在徐凡又馬上說道:“我弄出一種焦炭,可以燒出天下最熱的火,可以熔化鐵礦,隻是每次得到的鐵水不多,我曾經聽說過楚國出現過一種高爐,一次可以煉鐵上萬斤。”
徐凡繼續忽悠道:“而要是有這麼多的鐵,天下的百姓再也不會買不起曲轅犁,鐵質鐮刀,斧頭等工具,而有這些鐵質工具將會給天下百姓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便利,這簡直不敢想象。”
果然秦泊被徐凡忽悠的熱血沸騰,打算把煉鐵當做自己餘生事業,來造福百姓。
而後徐凡把他知道的高爐知識,什麼耐火磚,鼓風機,預熱室,上進下出都告訴秦泊,總之不用動手,徐凡的理論可以說的滔滔不絕,甚至還能說出什麼堿性爐,酸性爐,他還知道什高嶺土是製造耐火磚的良好材料,還有什麼石墨坩堝可以練鋼,而這個時代鋼的價格堪比黃金,真要出現什麼石墨坩堝,那這就真是煉金爐了。
理論知識徐凡能說的滔滔不絕,但你要徐凡說堿性爐是用什麼製造的,高嶺土是什麼土,石墨坩堝又是怎麼做的,徐凡也隻能雙手一擺表示不知道,他隻能提供理論支持,至於實踐,他是不可能去後世的鋼鐵廠見世麵的。
但有這些卻已經足夠了,他雖然年輕但卻有足夠多的實踐經驗,對秦泊來說,徐凡的理論才是他缺失的,每說一種都讓他有恍然大悟之感,後麵他甚至找到了紙筆記錄徐凡說的經驗,現在秦泊看徐凡就像看一座高山,讓他隻能仰望。
“子弟定不讓徐師失望。”而秦泊在得到徐凡如此多的理論知識之後,終於有信心可以製造出高爐了。
而後徐凡招呼大鐵錘道:“秦泊要適應用的材料你都要滿足他。”
“諾!”大鐵錘知道秦泊是墨家巨子,自然不會反對。
隻有周章滿臉疑惑的看著徐凡道:“主公,您說的高爐真在楚國出現過?”
他第一任主公是春申君,第二任是項燕,他們都是楚國最頂級的貴族,在他們那裡幾乎可以得到整個楚國的情報,但周章卻從未聽說過有什麼高爐。
徐凡道:“當然有,我還見過,不但能煉1萬斤,甚至更多都可以煉出了,你隻要安排人手支持秦泊就可以了,他不會讓你失望的。”
高爐的路線都指出來了,難題也被攻克了,這要是弄不出高爐,徐凡都要懷疑秦泊是不是墨家弟子了。——
最後徐凡帶著周章找到許豐道:“老先生,我有一種作物要種植,但需要一個有耐心的農家弟子幫忙照看。”
許豐這個時候對著田地當中叫道:“商農。”
沒多久,田地當中跑出一個中年人道:“老師,弟子在。”
許豐道:“老夫這個弟子最誠懇老實,這些年種田就從來沒有出錯過,他的畝產也是最高的。”
徐凡道:“我要種植1000畝甘蔗,商農先生帶人照看一下。”
“甘蔗?”
徐凡拿一節甘蔗給商農看。
商農恍然大悟道:“原來是甘柘。”
這個時代楚國野外有很多野甘蔗,楚國百姓也有種植甘蔗的曆史,隻是現在甘蔗甜度不如後世,製糖技術更是沒有出現,即便是楚國的貴族也是把甘蔗榨汁喝。徐凡要補貼義軍的財政,就沒有比甘蔗更好的經濟作物了。
商農皺著眉頭道:“小人沒有種植過。”
徐凡道:“甘蔗野外也有,你就按照一般農作物來種植,即便失敗了也不怪您。”
商農道:“小人試一試看。”
在許豐這裡是最簡單的,徐凡隻是交代了要種植1000畝甘蔗,商農答應了就離開了。
周章疑惑道:“甘柘屬下也吃過,雖然有點甜味,但隻是一種野果,連糧食都不算,真有這麼重要?”
徐凡笑道:“甘蔗可以製糖,一千畝算不算什麼,但是種植1萬畝,10萬畝之後,甘蔗就會成為我義軍反秦的最大助力。”
徐凡可記得他看過一本,就是見主角靠著種植甘蔗製糖,最後反推了蒙元。
求收藏,訂閱和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