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比起什麼登基為王的事情,徐凡覺得現在義軍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完成新占據四郡均田製度,完善四郡基礎的掌控,對四郡軍事動員製度的建設,建立新的手工業區,為即將擴編的30萬大軍準備充足的武器裝備和器械等,甚至想辦法多招募人才,充實占據義軍的政體當中。
這每一件事情都極其重要,關乎義軍的發展,每件也是極其繁瑣花精力,這麼多重要的事情不做,為一個稱王浪費太多精力不值得。
英布這批武將走之後,徐凡留下周章,陳崗,張良,葉騰等人繼續商議後續均田事情。
但周章麵色凝重道:“將軍秋收還好辦,但均田卻很難在一時半會兒完成,現在我軍奪了四郡之地,缺乏大量的官吏,本就勉強維持了,均田事情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這需要有大量的人手,而偏偏我們人手不足。”
本來隻勉強維持兩個郡的人才,現在忽然麵對6個郡,多了兩倍的工作量人手不足是必然的事情了,而均田又是一種極其繁雜的政務,這就導致義軍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完成。
徐凡他們雖然殺秦吏,但不可能真把秦吏全部殺光,隻是殺了一些民憤極大領頭酷吏,大部分本土的秦吏還是保留職務了,隻是均田這麼大的任務,沒有充足人手很難在短時間完成。
徐凡想了想道:“我們舉行科舉,不管什麼人,隻要能讀會寫,還懂得計算田地的麵積,我們就招募他們為田吏,暫時定下每郡招募200名這樣的小吏,這些田吏當中均田做的好的,有功勞的就予以提拔。
同時我們在潁川郡,陳郡調撥一些有經驗的亭長來這四郡做鄉長,縣郡曹吏,他們雖然文化差一點,但他們深入鄉村,更加了解郡縣的情況,不容易被蒙騙,讓他們充實到郡縣府衙當中。
這樣也可以減低一些人才的缺口,同時也算是培養了屬於我們義軍的人才,能做亭長就能做鄉長,能做鄉長,再培養一下就可以做縣令,這些人都是我們自己人比外來招募的人才更可信,有這些自己人在,我們才可以掌控住地方基層。”
“科舉?”這個時代還是第一次出現,不過徐凡說完他們就懂了,這就是招賢令的變種,而且比起朝鮮科舉的難度直線下降,一次招募的人才數量成倍提升,能讀會寫就算是人才,這也算是徐凡重新定義了士了。
周章遲疑道:“隻是讀書認字會計算麵積就招募,這不會讓其他人認為我義軍無能,即便是招募門客也沒有這麼低的門檻。”
連詩書都不說了,周章真擔心一些剛啟蒙的小孩都來考試,要真被考上了,讓小孩子當曹吏,這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葉騰倒是眼前一亮,義軍如此缺乏人才,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情,按照這標準,他家族連剛完成啟蒙的孺子都能算人才,滿足徐凡標準的,他們家能找出上百人。
但想到隻是做田吏葉騰眉頭緊皺,這這個時代這種小吏被稱之為鬥吏,他家族的子弟隻怕看不上這些位置。
自己家族的子弟,葉騰深有了解,想做大事卻又沒有才乾,又沒有義軍將領這種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決心,瑣碎小事他們又不屑於去做,誌大才疏說的就是他們。
但義軍卻在高速發展當中,今天的田吏明天未必不能成為縣令,郡守,想到這裡葉騰決定,即便是打斷藤條也要讓所有的家族子弟去考科舉。
以他們的學問考上不難,上百鬥吏能曆練出十個人當縣令,那麼葉家就算是賺了,要是能出一二郡守,他葉家也就算是全麵複興了。
對於家族子弟成才葉騰很有把握,義軍沒有秦國那樣的天花板,本身的理政人才又不足,在進步空間如此大的官場都闖不出來,那隻能說明他們是廢物。
張良勸說道:“將軍把標準訂的如此低,隻怕到時候我義軍容納不了這麼多士人,招賢而不用,到時候引起士人的不滿,對我義軍的大業不利啊。”
戰國四大公子喜歡養士聞名天下,但他們定門客的標準也沒有這麼低的。他張家以前也招過門客,要真按這標準來,他張家要養上萬門客,即便他當家是韓國的丞相,也要被這些世人吃的破家。
這個時代讀書人說多真不多,識字率連百分之五都超不過,但說少又真不少,戰國末期為什麼會出現天下聞名的四大公子,就是因為當時的士人已經非常多,多到戰國所有的國家都吸納不了的程度了。
當時的百姓花了大價錢和資源,供養自己的後代讀書,但讀了書,識了字,成為了士人卻沒有官當,再想要種田卻吃不了這個辛苦,想要經商操持賤業,卻聽不得街坊的冷言冷語,高不成低不就受人嘲諷。
這點和後世一樣,花了幾十萬讀書,最後卻要大家賺3000一個月,這誰能忍,所以當時蘇秦張儀之輩頻頻出現,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挑起一場場諸國大戰,那段時間居然是戰國時期,戰爭最頻繁的時期,頻繁的戰爭讓齊國這樣的霸主國家一朝不慎陷入了衰落。
而後戰國七雄想找解決這些士人就業的方法,不安撫士人天下穩定不下來。
於是各國和後世一樣,不,應該是後世也借鑒了,那就是讓官員貴族大量的養門客,給點錢養著他們,不讓他們弄出大量的動亂。
所以那個時代戰國四大公子動不動就可以養三千門客,這既是因為貴族養門客多威風,也是不養著他們國家都會出現大的動亂。
徐凡卻搖頭道:“門檻定那麼高做什麼,你要人家做計吏去丈量土地,難道還想要弄到一些精通諸子百家的人才。即便是有這樣的人才,他也不可能去做計吏亭長這樣的小官。
科舉的時候說清楚,我們義軍就是需要一些丈量土地的田吏,誰要是認為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乾不了這些小事情就不要了,來了,就跟我去丈量土地均田,做的好,我就賞賜你讓你升官,做不好我就罷免伱,要是有中飽私囊,我還要砍了你,隻要把所有的獎懲設施都說清楚,擺在明麵上誰又能說什麼。”
徐凡記得看過一個叫馬督工的博主,說過科舉製度,曆代帝王本是想要招募一些能做事情的事務官,結果後世官員扭曲下,成了貴族製度的一種變種。
考上了就成為官老爺,最低也能成為百裡侯,舉人就相當於西方的騎士勳爵,還沒有退出機製,變成了一種沒有世襲的貴族製度,官僚甚至還想辦法把科舉變成隱形世襲的製度,像宋代之後就有大量的科舉家族,隻要有一人中舉,他們就有辦法讓他們的後代一直中舉下去,壟斷官位,侵占國家的利益。
而現在徐凡乾脆一步到位,我考的就是小吏,你也不要去想什麼“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的好事情,想要當官你就一步步升上去,想要吟詩作對風花雪月,就不要去想當官。
即便後麵徐凡真弄出完善科舉製度了,但也不會像曆史上那樣隻錄取兩三百人,而是一場錄取上千人乃至更多,考上了就當縣令,想都不要想,全給我到基層去當亭長,薔夫,曹吏,官員多了也不怕,末位淘汰,定向反腐,隻有你敢做,後世有的是方法和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
周章這麼一想也覺得有道理,一年幾十石的糧食,能招的隻有這這樣的人才了。
徐凡道:“以後我們就要打出去了,鄉兵防禦本土會越來越少,我們隻要靠常備軍,所以這次我打算一步到位,每戶均田100畝土地,達到常備軍的要求。”
徐凡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後世的影響,覺得100畝土地太多了,這個世界的人耕作不過來,但現在他才明白,這個世界的100畝地的產能,甚至比不上後世五畝田地,五十畝土地隻能讓他們勉強養家,所以這次他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均100畝。
徐凡這種也不能說是常備軍,反而是一種不用自己準備武器裝備的府兵,隻是義軍的戰爭太頻繁了,士兵常年在軍營,也有大量的賞賜和津貼,以至於不是常備軍也成為了常備軍了。
同時徐凡也享受到了亂世的紅利,隻要能打出去,就能占據一個或幾個富裕的郡,戰爭的紅利遠遠超過了軍費的開支,所以徐凡才能養得起30萬大軍,但他必須為以後想了,天下一統之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了,士兵隻有50畝土地就不夠養家了。
周章這倒是能理解,想要擊敗暴秦隻怕這30萬大軍都不夠,現在提前做好準備也是有備無患了,反正南郡和南陽郡的土地多,分50畝也是分,分100畝也是分,那還不如分一些可以打出去的常備軍,反正打出去隻要能占據更多的地盤,這種軍事行動就是巨大的收益。
徐凡繼續說道:“同時我也打算兵役和土地綁定,有100畝土地就要出一個士兵,有1萬畝土地就要出100個士兵,手中的土地越多,要承擔的兵役越繁重。”
徐凡早看那些豪強不順眼了,掌握大量的土地卻又不肯為義軍出力,爭權奪利卻是一把好手,這次乾脆一步到位,你們手中田地多就多出人打仗。不想打仗,承擔責任也好,你們把手中的土地吐出來,均給願意打仗的人。
周章吃驚道:“將軍您這樣做會出大問題的。”
他完全可以想象,這個政策真公布出去,會在義軍的地盤上爆發多激烈的矛盾,隻要是個豪強都不能接受這樣的政策。
徐凡笑道:“這叫權責對等,要不然我們怎麼消滅擁兵百萬的秦軍,隻有招募比秦國更龐大的軍隊,我們才能戰勝他們。”
“你看我們在陳郡有2000萬畝土地,這就可以招募20萬士兵,在南陽郡有2500萬畝土地,隻要分配好,就可以招募25萬士兵,我們義軍所有地盤,土地接近了1萬萬畝,按比例征召可以有百萬士兵,這足夠我們爭霸天下的了。”
秦末這個時間點卡的非常好,私田開始大量普及,但公田還是有大量保留,甚至可以說秦國的田產製度就是公田為基礎的,要不然他們的軍功授田製度也不可能執行的下去,畢竟你連田都沒有,又如何授給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