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37年九月二十九日,關中,鹹陽城。
蕭瑟的秋風吹過城池,街道上的百姓都忙碌行走,臉上還帶著一絲惶恐,能回家的絕不在外麵多待,本來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大城市,隻是看起來卻有幾分蕭條。
自從董翳6萬大軍全軍覆沒,三川郡被叛軍攻克之後,整個關中從上到下都慌亂無比,甚至超過了當年合縱聯軍進攻函穀關之時。
因為合縱聯軍進攻函穀關之時雖然危險,但大秦卻有幾十萬大軍可以抵抗,關中的百姓和官員都對秦國有信心,相信大秦能憑借函穀關的強大守住關中。
而現在秦國的兵力都集中在中原和齊地,整個關中根本沒有多少青壯兵力,麵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叛軍,尤其還是殲滅了6萬大秦精銳的叛軍,關中不慌張就怪了。
好在此時始皇帝極其鎮定,他先派遣鹹陽城的親衛駐守函穀關,封鎖整個關中,同時下令,巴蜀兩郡調遣5萬郡兵增援關中,向隴西,北地兩郡再次征兵,以拱衛關中。
關中這台戰爭機器也全力開動,一日內函穀關駐軍超過了1萬,三日便暴漲到5萬了。
英布看到函穀關上駐軍如此多,加上他當時本就兵力不多擔心後路被斷,就撤回滎陽。
當英布撤退的時候關中的始皇帝,大秦的貴族高官都鬆口氣,大秦最危險的時候被他們度過了。
現在這個主心骨倒了,看到這一幕的文武百官受到的震驚可想而知,很多人感覺天都要塌了,再想到關東百萬叛軍,這些年大秦做任何事情都是極其不順利,叛逆越繳越多,許多人第一次感覺到,或許天命已經從關中轉移到關東了。
始皇帝從秦王算起,登基到今年已經有三十七年了,鹹陽城的文武百官,看的始皇帝打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三十多年以來,鹹陽城的文武百官,已經習慣了在始皇帝的指揮下行事了。
但天下的戰局卻愈發對大秦不利了,整個關中從上到下都能感覺到帝國末日的餘暉,秦國的貴族高官甚至感覺有幾分悲涼,強盛的大秦王朝,怎麼就在三年之間變成如此模樣?
但等始皇帝焚書坑儒,大量師兄弟死在秦吏手中之後,他就熄滅了這個想法了,甚至對秦朝還抱有一股仇恨。
但有一點卻是超出了他們預計的,他們本以為始皇帝隻是怒火攻心,隻要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卻沒有想到始皇帝的病情遠比他們想的要重,這次吐血讓始皇帝整個人奄奄一息,雖然太醫極力救治,但成效甚微,始皇帝直接一病不起,好在始皇帝本人還是清醒的。
肥碩小吏看人走了,拿起書信看看了,裡麵有最新的戰報,他看完自言自語道:“沒想到漢軍的戰鬥力如此強大,不但能阻止北疆軍南下,現在更是打的蒙恬隻能收縮,現在連上黨郡都被叛軍攻克,蒙恬徹底沒有退路了,北疆軍危險了,這大秦的天下真要塌了。”是這名肥碩小吏雖然在言語上比較關切,但他向上揚的嘴角卻是藏不住的。
不過和他那個喜歡爭權奪利的師李斯不同,張倉卻是一個大隱隱於朝的隱士,本來他還有點想要為秦朝做事情的想法。
小吏放下書信就離開了。
丞相馮去疾向始皇帝建議,召回大公子扶蘇,立大公子扶蘇為太子監國。
他任命十八公子胡亥為監國,左右丞相馮去疾和李斯為監國大臣,輔助公子胡亥理政,始皇帝則退居幕後修養。
紙張隨著漢國的發賣,快速普及到全天下,雖然始皇帝聽不得和叛軍有關的消息,但他也不能拒絕紙張帶來的便利,以前他批閱的奏折要300斤,而有紙張之後,隻需要很少的幾本奏折,所以秦國朝廷也是陳郡紙張的最大客戶。
但始皇帝否決了丞相馮去疾的意見,在始皇帝看來,自己的長子雖然仁義,但卻太柔弱了,根本不適合做亂世之君,立扶蘇為太子,隻能葬送大秦500年基業。反而是自己的幼子胡亥,雖然年幼,但卻堅毅果敢,對外強硬,適合此時秦國的局勢。
肥碩小吏淡然道:“交給我吧!”
即便關東有百萬叛軍,但隻要有始皇帝在,他們就有主心骨,相信秦國能戰勝這些叛軍,現在始皇帝昏倒了,很多鹹陽重臣的腦袋是一片空白的。
沒幾天三川郡傳來戰報,說叛軍用天火攻城,整個滎陽被天火燒了半個城池,城中士兵在天火當中死傷慘重,滎陽被英布攻克,滎陽守將趙榮戰死沙場,敖倉萬萬石糧食被叛軍獲得。
始皇帝聽到這個消息,當著朝廷文武百官的麵吐血昏倒,整個鹹陽朝廷慌成一團,文武百官們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恐懼,在他們看來如同神靈的始皇帝就這樣倒下了,這簡直讓他們難以接受。
這個肥碩的小吏叫張倉,雖然官職不高,不過百石小吏,但來頭卻不小,他在荀子的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人是同門師兄弟。
禦史府藏室,一名小吏拿著一些書信找到一個身材有的肥碩的人道:“張柱下史,這是今天回檔的文書。”
當年六國的貴族是不是和他們一樣的悲涼。想到10年前他們如何嘲諷,蔑視,欺壓,殺戮六國貴族,而這一切可能要降臨在他們頭上,關中的貴族和高官都有一股不寒而栗之感。
好在此時左右丞相馮去疾和李斯顯示出他們政治家的當擔,當即封鎖了始皇帝重病的消息,穩住了鹹陽朝廷和關中的局勢。
入夜時分,秦國丞相、禦史,太尉府等諸卿官署依舊燈火通明,大量秦吏在官署之間來往穿梭,忙碌異常。
曆史上張倉因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劉邦攻城略地經過陽武的時候,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沛公攻打南陽,隻能說這個時代的儒生還是很猛的,不會講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講究無道暴君,人人得而誅之,並且並不缺乏實踐的勇氣。
“《梁祝》《牛郎織女》《天仙配》,又是戲曲,不知道這次的故事如何?”
張倉看了沒多久笑道:“二公主男扮女裝去參軍,這些叛軍真敢編,祝英台?”
“為什麼不叫贏英台或者是趙英台,難道是怕被發現?”
張倉自然不會想到,因為這是上千年後的故事,他看到的隻是一個縫合怪。但故事的內容還是很吸引張倉的
當看到《梁祝》大反派是蒙恬,笑道:“蒙恬呀蒙恬,你也算是一代名臣了,這梁祝一出,隻怕你要遺臭萬年了。”
而後張倉又看了《牛郎織女》《天仙配》這兩個故事,快速被這兩個故事吸引,一直看到半夜才結束,當他看到窗外的圓月的時候,才察覺時間已經過了這麼久。
張倉感歎道:“本以為家是諸子百家當中的隱士,卻沒有想到還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家能成為諸子之一,果然不可小看,家居然可以和孫子說的攻心戰結合起來,隻怕以後家會大興,被曆代兵家重視。”
在張倉看來,徐凡是開辟了一種新的戰爭模式,而這個戰爭模式實驗對象正是秦軍。
以前雖然也有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說,孟子也說過仁者無敵這樣的說。
但這樣的隻是大而化之的說法,根本沒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曆代的兵家也根本不信這套,他們信任的是血淋淋的暴力,並且隨著戰國亂世越來越激烈,兵家的下限越來越低,對付敵人的手段越來越殘酷,最終養出來了白起這樣的戰國人屠。
仁義之師,王者之師好像隻存在於諸子百家的口中,和那個已經非常遙遠的上古三代時期。
張倉雖然師從荀子,他也不相信有什麼仁義之師,王者之師,這些不過是諸子百家的先賢們編造出來的美好故事而已,畢竟人沒有辦法相信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物。
他看到的是戰國亂世當中一場下限的大比拚,最後殘暴的秦軍,取得了這場比拚的最後勝利。
直到他第一次看到義軍的消息,這一次義軍的刀口沒有對著普通的百姓,而是吊死那些國之蛀蟲。
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強買強賣,這是義軍最核心的十一條軍紀之一。
這是一個普通人應有的行為準則,但出現在一支軍隊當中,卻變成了最美好的品德。
義軍的所有行為準則,都是如此貼切諸子百家對仁義之師,王者之師的描述,這就是一支按照仁義之師標準打造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