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又不敢問徐凡,隻能宴請每天宴請趙王歇魏王咎等人,讓他們想辦法打聽一下漢王的態度,在得到了並不是針對他田氏的答案之後才鬆了口氣。
訴苦會議開展的如火如荼,都尉監軍張強自主擴展了徐凡的訴苦,他找來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秦軍士兵,指著他們的衣服問漢軍士兵道:“這種衣服你們看貴族老爺,官員們穿過嗎?”
漢軍戰士搖搖頭道:“從來沒有看過。”
張強繼續問道:“誰會穿這種破破爛爛的衣服?“
漢軍士兵道:“我們窮人,沒有加入漢軍之前我們就是穿這樣的衣服的。”
張強繼續說道:“他們穿著和我們一樣,誰又和我們穿的不一樣?”
漢軍士兵道:“官員,貴族老爺!”
張強笑道:“漢王曾經說過語言會欺騙人,但現實不會,貴族官老爺們可能會說大家是同胞,但他們不會和我們穿一樣的衣服。秦籍士兵看上去是敵人,但他們卻穿著和我們一樣破破爛爛的衣服,吃著一樣的苦。
大家認為是那些貴族官老爺和我們是一起人,還是這些穿的破破爛爛的士兵和我們是一起人?”
漢軍士兵大聲道:“天下窮人是一家!”
張強笑道:“對天下窮人是一家,貴族老爺們是不會讓我們過的好的,隻有我們漢軍是窮人的隊伍,隻有我們漢軍想要讓天下的百姓穿上沒有補丁的衣服。今天你們穿上了沒有補丁的衣服,就有義務和責任,讓天下更多的窮人穿上好衣服,過上好日子。”
所以士兵高聲叫道:“對,不砸爛這樣一個世道,我們窮人永遠沒有好日子過,消滅暴秦!”
徐凡了解衣服來定身份,雖然簡陋,但卻畢竟符合士兵們樸素的認知,方便他們分辨敵我,他找來鄧宗他們讓他們普及這個模式。
漢軍不但在漢軍內部開展,這一模式也進入被俘虜的秦軍戰俘當中,大量的優秀監軍被徐凡派遣到俘虜營當中,他們與秦軍俘虜交流,讓這些俘虜士兵說自己的經曆,戰國的百姓能能有多大的差彆,一樣被暴秦壓著上戰場,六國士兵和秦國士兵根本沒有任何不同。
秦軍俘虜士兵在被漢軍監軍教育之後,紛紛覺悟明白他們沒有好日子,就是暴秦朝廷的原因。
這些士兵訴完苦,抹完眼淚,紛紛找到監軍,表示一定要跟著漢軍殺回關中,消滅暴秦讓天下人都過上好日子。
20萬秦軍士兵經過教育之後,秦軍士兵明白隻有小麥暴秦,他們的好日子才會回來,紛紛加入漢軍的隊伍當中,漢軍隊伍急速擴大,在聯軍的總兵力超過了40萬人。
同時徐凡在河內郡分兵,由鎮西將軍葛嬰帶領10萬大軍分兵進攻河東郡,太原郡,雁門郡。
始皇帝37年十月十三日。
恒山郡,東恒縣,北征軍營地。
蒙恬的北疆軍被聯軍全殲,天下震動。
呂臣帶領7萬漢軍北伐燕國,進攻恒山郡的時候,秦將呂舉帶領士兵投降,恒山郡被漢軍收入囊中。
而後他們就遇到了一個和徐凡一樣的難題,就是趙國士兵對秦軍的仇恨。
秦人在趙國雖然沒有像齊國那樣大規模的圈地,但卻也有不少這樣的事情,而且呂臣的部下九成都是在巨鹿招募的士兵,他們也是趙人,這些趙人士兵自然對想要在恒山郡圈地的秦軍恨之入骨了。
本來一般情況下,呂臣當然會站在士兵一邊,清算整個恒山郡的秦吏,這也是漢軍的老傳統了,不吊死幾個秦吏,怎麼證明自己打了個大勝仗。
但這個時候在燕國的秦軍,也明白秦國大廈將傾了,他們在燕國得不到秦國的支持了,他們5萬人卻要麵對百萬以上憤怒的燕人,他們遲早會被憤怒的燕人撕碎。
燕地秦軍隻能自己找出路了,而看向四周,遼東郡的陳餘和他們有仇恨,上穀,漁陽的韓廣和他們有仇恨,隻有漢軍一直暴打秦軍和他們沒有深仇大恨。
他們派遣使者找到呂臣,表達了想要投降的想法,但卻要漢軍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要不然的話他們不會投降。
這就讓呂臣為難了,清算恒山郡秦吏容易,但燕地的秦軍就會惶恐害怕,到時候投靠了陳餘和韓廣之後就難辦了。
漢王身為合縱長,不好做出進攻其他反秦義軍的事情,但秦軍占據的郡縣就這樣丟給其他反秦勢力,呂臣又不願意,他已經把燕國看出自己建功立業的地方了,結果就占據一個恒山郡,這對現在的漢軍來說已經算不得什麼大的功勞了。
“張參軍,我軍現該如何行事,是不是先欺騙秦吏投降,再清算他們?”呂臣問張良道。
徐凡在呂臣北上之前就對他說了,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多聽張良的意見。
張良搖頭道:“不可,漢王重視漢國信譽,萬萬不可為了幾郡之地和幾萬秦軍受到損失,將軍真這樣做了,即便攻占了燕國,也不會得到漢王的獎勵,反而有可能受到處罰。”
雖然張良也不明白徐凡為什麼如此看重信譽,和這個時代的君主完全不同,但他也體會到徐凡講信譽的好處,最起碼漢軍說的話,即便是敵人也會相信。
呂臣苦惱道:“軍中士兵群情激奮,想要殺光秦軍,現在真是左右為難。”
呂臣終究沒有徐凡那樣的威望,他已經快壓住不住士兵的情緒了。
張良道:“秦軍在恒山郡做的事情雖然沒有齊國那樣殘暴,但在恒山郡殺戮了大量的百姓,不給軍中士兵出這口氣也不行。”
秦軍要圈地,這是普通百姓的命根子,當然要和秦軍拚命了,但他們卻不是有組織的秦軍對手,所以恒山郡有好幾千人都死在秦軍手中了,而現在漢軍打回來了,趙人當然要找這些秦人報仇了。
張良想了想道:“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縮在報複的範圍,投靠我們的呂舉不能殺,殺了他會影響漢軍聲譽,但其他秦吏和軍官則沒有如此大的限製了,將軍可以根據他們犯下錯,明正典刑,給整個恒山郡百姓出氣,收籠人心,普通的士兵不殺,不是普通的軍官也不殺,隻殺那些為非作歹秦軍軍官和為虎作倀的貴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