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軍武將全部搖頭。
馮毋澤堅定道:“既然都沒有辦法,那本將就說說自己的辦法,敵人的石炮距離函穀關隻有300步,我軍選擇一個敵人守備虛弱的時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進攻敵人,殺向敵人的石炮,把它們全部燒毀,這些石炮長杆有7-8丈長,都是百年以上的木料才能製造出來,而我函穀關四周卻已經沒有這樣的木料了,燒毀這些石炮,敵人在短時內就不可能再製造出石炮出來。”
都尉鄧冶問道:“敵人在石炮附近駐紮了上萬大軍,我們怎麼突襲到石炮身邊?”
馮毋澤道:“上萬人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警惕,他們總有鬆懈的時候,隻要我們願意找,機會肯定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都尉陳遠道:“即便我軍士兵摧毀了敵人的石炮,但士兵如何回歸?打開關門要是叛軍趁機奪關怎麼辦?”
馮毋澤沉默半天道:“所以這些人必須是死士。”
此時異常安靜,所有武將都愕然的看著馮毋澤,這樣有去無回的任務,哪裡來的那麼多的死士。
馮毋澤很快也反應過來自己說的不對,馬上改口道:“隻要摧毀了敵人的石炮,即便是向敵人投降也是大功臣。”
秦軍將領麵麵相窺,這樣的戰術他們怎麼告訴士兵?
馮毋澤皺起了眉頭,“諸位,難道你們怕了不成?”
“怎麼會?!我等隻是想找一個萬全之策。”
“打仗靠的就是這股子氣,若是怕了,就不可能戰死敵人,狹路相逢勇者勝,摧毀敵人的石炮,這一仗我們就好打了。”
但下麵的秦將不為所動,你這話對我們說說還好,對下麵的士兵說,真的會挨長矛。
最後馮毋澤看到他們說道:“你們是想被敵人的石炮砸死,還是想拚一把。”
這條把他們說服了,不摧毀敵人的石炮,這一仗的確打不下去。
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函穀關吊下3000士兵,向著聯軍石炮發動進攻。
雖然聯軍早有準備,但還是被一部分秦軍衝到石炮麵前,用油脂點燃了二十餘架石炮。當然秦軍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三千秦軍全部被漢軍殲滅。
但這戰果卻讓馮毋澤大喜,付出三千士兵燒毀敵人二十餘架石炮是值得的。
十一月十四日深夜,函穀關再次吊下3000士兵向著聯軍石炮發動進攻,這次有了準備,隻點燃了幾架石炮,秦軍就全軍覆沒。
十一月十五日深夜,函穀關再次吊下3000士兵向著聯軍石炮發動進攻,這個就更加沒有戰果了,秦軍士兵幾乎就是喊殺幾下,連戰鬥都不戰鬥了,就直接向漢軍投降。
因為前兩批士兵也有逃到函穀關下,但馮毋澤為了防止聯軍入關,根本不敢放這些士兵進函穀關,那些士兵隻能絕望返回聯軍方向,向他們投降。
而有了前麵人的示範,秦軍士兵也不是傻子,既然都是要投降的,那還得罪聯軍乾什麼,嫌自己過的好?
於是就出現了現在這幕,士兵乾脆不戰鬥了主動投降聯軍。
馮毋澤看到這種情況也明白,士兵不想送死,再繼續下去隻能白白浪費秦軍的士兵,於是就停下了夜襲。
秦軍送出近萬大軍,但除了第一次打的比較激烈之外,餘下的兩次造成的傷亡都非常小,漢軍付出的隻是幾十架石炮的代價。
而有點馮毋澤想的沒有錯,因為關中和三河之地開發的很早,已經找不到適合製造石炮的木料,聯軍隻能等著後方送木料,才能再次恢複石炮的數量。
而這個時代的磚石結構異常牢固,明城牆甚至能扛得住上百毫米的火炮轟炸,所以聯軍想要用石炮攻破函穀關,需要花費的時間極其多。
聯軍營地,傷兵營。
徐凡來到此次不但是來看聯軍的傷兵,也是來看秦軍的傷兵,有了上次的教訓之後,徐凡非常重視和基層之間的聯係。
“石頭,你怎麼又受傷?”徐凡還看到熟人了。
石頭笑道:“快到家了,小人想多出一份力,我家就在函穀關後麵,我終於可以回家了。
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見母親給我煮的麥飯了,我能感覺到我母親就在函穀關後方,漢王打完這仗之後,我不想參軍了,我就待在母親身邊種田。”
徐凡道:“好,我答應你,我會在關中留下100畝土地讓你種,誰敢打擾你種地,你就想辦法通知我,我會教訓那些不讓你安心種地的人。”
他能理解這些人的感受,他隻打了三年的仗了,已經厭倦了這樣沒完沒了的殺戮了,尤其是殺戮的還是自己人。
而這些士兵他們可以說是打了一輩子的仗,始皇帝辜負了天下百姓期待和平的希望,他是不會再辜負天下百姓的希望的。
見完石頭這些聯軍傷兵之後,徐凡去了秦軍俘虜的傷兵營,他們看到徐凡還是有點害怕。
徐凡笑道:“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漢軍起義是為了暴秦的暴政,你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等我們消滅暴秦之後,你們會被分100畝的土地,從今以後也沒有徭役了,以後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真的沒有徭役?”被俘虜的士兵還有點不敢相信。
徐凡道:“這自然是真的,隻要是我大漢境內,再也不會出現有徭役這種東西,你們要是不相信,可以問問你們的同胞。”
徐凡覺得還是要找一些以前是秦軍的士兵來對他們說明漢軍的政策,這樣才更加有說服力。
於是在徐凡的命令下,一批關中籍,三川郡籍士兵開始對這片俘虜的親兵宣傳漢軍的政策。
而這一宣傳還給徐凡帶來了意外之喜。
翌日,親衛向徐凡彙報,有一個叫石頭的士兵想要見他,說是有重要情報向他彙報。
徐凡當即讓人帶石頭進入營地。
徐凡笑著看著石頭帶著一個神情緊張秦軍士兵,他安慰說道:“不用緊張,你有什麼事情就說,說錯了也不要緊。”
石頭看到同伴緊張道:“漢王這是我一個同鄉,他是一個漁夫,每日就在黃河邊上打魚,偶然間的一次,他渡過函穀關附近的河道之時,發現有些地方已經可以讓人通過,我們聯軍完全不用繼續進函穀關,而是通過這裡,繞道去函穀關身後夾擊敵人。”
本來在一片看熱鬨的陳曉和季心驚喜道:“這是真的?”
緊張的秦軍士兵點頭道:“是真的,我可以帶漢王去看。”
季心喜道:“這是天佑漢王,黃河居然在這個時候改道,函穀關天險已然失去作用。”
這個時候季心,陳曉,酈食其等人看向徐凡的時候,好像看到一縷神聖的光輝,什麼叫天命在身,這就叫天命在身。
他們以前都因為是神棍胡說八道,但今天他們算是真見到了,能阻礙他們大軍的函穀關居然就這樣被老天爺破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