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貿易之外,英~國的第二支柱產業就是手工業,英布雖然看不上那些鐵器,陶瓷碗,木頭家具,但這對方圓幾百裡的百越人部落來說,英~國出產的這些實用的手工用品是上等的好貨色,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即便是上百裡遠的部落,也要跑到這裡來交易。
而後隨何帶著登記好的數據交給英布。
英布看隨何手中的數據喜道:“沒想到這裡鐵匠的數量會有上百,寡人一直想要高爐終於有希望了,等在在陳郡鋼鐵廠學學徒回來,寡人的鋼鐵廠就可以建立起來了。”
英布一直不滿意他手中的鐵匠,隻會用煉鐵爐,一次也隻能煉製幾十斤鐵,想來煉製一把百煉寶劍都做不到,隻能打造農具,對看過高爐煉鐵的英布來說,這效率太低了。
但他卻沒辦法改變這一現狀,因為他不會煉鐵,他手下也沒多少鐵匠,他隻知道有高爐這種東西,卻不知道如何用高爐來煉鐵。
隨何卻說道:“高爐的技術難度太大了,公國還是應該更加重視甘蔗田,這片甘蔗成熟之後,製成白糖,我英~國日子就會好過很多了。”
鋼鐵廠自然是一個國家的軍國利器,但他們英~國可以從大漢低價購買農具和武器,自然不用花費巨大精力建造鋼鐵廠。
反而是擴大甘蔗種植麵積,製造成白糖可以獲得幾十倍的利潤,對此時需要大量資金物資建設的英~國來說太重要了。
王載卻說道:“有更多的鋼鐵我英~國才能砍伐更多的樹木,開墾更多的土地,建設更多的城池,全部要靠漢國太被動了。”
隨何無奈道:“現在整個英~國哪處不需要錢糧,沒有足夠的白糖,我們哪裡來的錢糧來建造煉鐵廠。”
英布頭疼的阻止兩人道:“好了,這事情不要說了,秋收之後,漢王要召開諸侯大會,查看我等開拓的情況,寡人會和漢王說我英~國的事情,想辦法讓漢王支援我等一點。”
他的兩個心腹手下的爭論,英布成為英國之主之後,終於明白什麼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了,即便他已經成為了諸侯王,但他卻比當初是漢王的手下時更加缺錢了。
當了大半年的諸侯王之後,他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陛下如此重視百家人才,在這片蠻荒大陸上,鐵匠,木匠,石匠,大夫都比士兵有用,沒有各行各業人才的加入,他的國度想要發展起來太艱難。
梅嶺村說是一個村子,其實就是幾十頂茅草屋組成的百越部落聚集地,村子外有上千畝田地,上麵稀稀拉拉的稻苗顯示這是一塊稻田。
董緶在兩名士兵的帶領下進入梅嶺村,而後士兵召集所有村民,對他們宣布董緶就是他們新的村長了,所有村民對這任命都滿不在意。
董緶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也是一臉震驚,連麻布衣服都穿不起,他們不是穿獸皮,就是穿稻草做出的衣服,這簡直就是一個野人村落。後來他一想,百越部落可不就是野人部落。
士兵走之後,他很快就發現新的問題,他和這些百越村民語言都不同,完全不能交流,這讓他怎麼治理百姓。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個村裡有一個青壯經常就都城,學會了漢話,他成為了董緶翻譯,讓董緶勉強可以和這裡的村民溝通。
夜晚,董緶睡在一個稻草屋當中內心暗歎道:“複興家業任重道遠呀。”
大漢三年八月五日。
溫暖的南方,此時已經到了收割的季節。
而對於英布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上千畝甘蔗田的收割,隻有甘蔗田豐收,他們英~國才有繼續發展資金來源。
英布最開始來到此地,就是馬上把甘蔗苗種下去,可見英~國上下對它們的重視。
英布親自帶領都城的青壯來收割田地當中的甘蔗,幾千人辛苦了三天終於把所有甘蔗收割完成,接下來是送到榨糖廠去壓製煉糖。
英布看著堆積如山的甘蔗笑問道:“丞相,我們收割了多少甘蔗?”
隨何道:“一畝甘蔗田有1200斤甘蔗,去枝葉和頭尾大概就是一千斤吧。”
英布愕然道:“怎麼會這麼少?寡人記得陳郡的甘蔗田畝產都超過了3000斤了,我們怎麼隻有陳郡的三成?”
隨何道:“陳郡的甘蔗田都是肥沃的土地,還有農家學子看管,而我們這裡卻是新開墾的土地種植,即便公國您安排了漢國農戶看管,但產能還是不能和陳郡比。”
英布在徐凡的教導下,數學學的還不錯,一畝地上千斤甘蔗能弄出五十斤蔗糖,這裡一千畝就是5萬斤蔗糖,白糖的價格大概是千錢一斤,也就是說這是5000萬錢。
說句實在話,這個數字讓英布有的失望。特可是記得當初陳郡可是賺了好幾萬金。
王載道:“國公,等明年我們種植1萬畝,這樣就可以有五萬金收益了。”
隨何搖頭道:“賬不是這樣算的,白糖的數量越多,貶值的價格就越快,三年前白糖剛出來的時候,一斤是5000錢,而到現在一斤卻隻有1000錢。今年大漢境內的甘蔗田耕作麵積更多了,價格隻會降的更快。不過好在種甘蔗的利潤依舊比種糧食高幾十倍。”
而且我英~國還有一個其他地區沒有的優勢,就是地處溫暖的南方,這一季種植完,我們可以換塊肥沃的土地繼續種植甘蔗,最多2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甘蔗有收割。而大漢境內的甘蔗卻還沒有播種,那個時候整個天下,就我們英~國有白糖。那個這個時候賣的價格應該是最高。”
“國公,在糧食能夠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努力擴大甘蔗田才是我英~國的第一國策”
英布道:“丞相說的好,再找一塊最肥沃的土地種植甘蔗,這次寡人要種植1萬畝。”
“諾!”
甘蔗田收割完成之後,英~國的秋收也開始啦。
不管是都城的漢國農夫,還是在野地的百越農夫,紛紛收割自己家的糧食。
因為都是新開墾的土地,糧食的收益普遍在一石上下。漢國的農夫看到這樣的收成,連連搖頭,但他們也明白新開墾的土地收益就是這樣,需要養地兩三年,於是在秋收完成之後又快速種下大豆,想要以大豆肥地,在徐凡大力推廣下,大豆能肥田,已經是大漢農夫常識了。
而四周百越村落的百姓卻喜笑顏開,他們以前刀耕火種,基本上就是種一葫蘆糧食收兩瓢,像今年這樣糧食產能接近1石,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了。
對於蠻荒的南疆而言,狩獵和采摘依舊是他們獲取食物的主要來源,稻穀因為耐儲存,反而成為了這些部落的儲備糧,有這麼多儲備糧,今年百越部落可以少餓死很多人。
大漢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英布帶著5萬斤白糖,2000斤茶葉,草藥還有大量的皮衣,登上運輸船,從贛江順流而下,先到番陽拜見了番陽吳芮。
英布的英~國簡陋的如同野人國,而吳芮的番陽國卻可以稱之為世外桃源了。
番陽國廣袤的土地上,稻田一望無際,這裡田地的數量是英~國的好十幾倍,這片土地被灌溉得滋潤肥沃,水利設施錯落有致,英布甚至能看到不少高大的水車,汩汩流水通過水車,滋潤著每一寸土地,讓農作物生長茁壯,產能也是英布治下的好幾倍。
番陽城牆算不上高,隻有三丈左右,這在中原隻能算是一個普通城池,但此時番陽城卻在英布眼中顯得是那樣的高大巍峨,磚石城牆一直是英布想要建造的,隻可惜英布沒有這個實力,從碼頭附近可以看到來往進出的船隻就可以看出這座城池的繁華。繁榮的番陽城甚至讓英布感到有一絲自卑了。
番陽城碼頭,吳芮帶領官員迎接英布。
英布看到吳芮迎接自己馬上下船道:“番陽侯親自迎接,真太客氣了。”
吳芮笑道:“英國公能來我這小地方,真是讓我番陽感到蓬蓽生輝。某已經準備好酒席來招待英國公,我等今日要不醉不歸。”
英布笑道:“那就打擾番陽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