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和東胡人交流之後問彭越道:“胡人不通教化,你是如何做到讓他們安心勞作的?而且城中如此多的胡人,你不怕他們反叛嗎。”
胡人會安分守己,大漢的北疆也不會烽火連天了,對胡人來說第一選擇永遠是搶,隻有搶不到他們才會安分守己的交易。
彭越笑道:“胡人畏威不懷德,某為了在營口立足,殺了四五千人才把胡人給殺怕了,在營口郊野還有一座無比大的京觀,每個來此交易的胡人都可以看得到,他們會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能不能搶營口,但即便如此我海軍常年在此駐紮了三千士兵,有如此強大的武力才能震懾住四周的胡人。”
陳平還是不解道:“趙,秦兩國也重創過匈奴人,但匈奴人還是屢屢犯邊,隻怕光殺,還不足以讓胡人安分守己。”
胡人之所以能成為北方最大的禍患,可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強的戰鬥力,而是在於他們窮的隻剩下一條命。其實這幾百年來除了少數例外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原的諸侯欺壓著胡人。
就像大秦吞並了義渠,建立了隴西郡,北地郡。趙國教訓了匈奴人,占據了河套之地,建立了代郡。即便是戰國之恥的燕國也擊敗了東胡人,建立了遼西郡,遼東郡。隻能說戰國時期是整個中原武德最充沛的時期,隨便一個諸侯都能吊打四方。
這個時期一向是中原的諸侯衝入草原劫掠胡人,打草穀最開始是形容胡人的,戰國時期中原的競爭壓力太大了,各路諸侯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還是四周的胡人野人打起來容易,也更加容易取得戰果和土地。
但草原的環境太惡劣,草原的部落經常因為一場雪災,旱災死光牲口,這個時候草原的牧民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去南下掠奪了,有道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胡人麵對這種情況不搶劫是有死無生,南下搶劫是九死一生,胡人自然是南下了。
而中原的諸侯在把草原能耕作的土地全部占據光之後,對草原貧瘠的草場不感興趣,他們隻能修建城牆來防備胡人了。
陳平相信在營口也是一樣的,胡人不會因為害怕死亡而不搶劫大漢的城池的,他非常好奇彭越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彭越笑道:“光憑殺自然不會有現在的景象,實際上在遼東的胡人非常窮,很多部落窮的一無所有,隻有爛命一條,麵對這種胡人部落,不管是威還是德都不會起作用的,因為他們搶不到東西就會餓死。”
“但營口的財富主要是靠我海軍交易,營口的糧食和布匹等貨物都在我海軍的船上,胡人即便占了營口,但我軍隻要登船,他們也搶不到物資,反而會遭到我漢軍的打擊和報複。
同時也會影響到四周部落的生存和發展,因為每發生一次劫掠的事情,末將就會暫停營口市集,營口方圓上百裡,幾萬胡人都會受到影響。
“當然大部分的時候,即便是他們想交易也沒有東西可以交易,當一個部落一無所有的時候就會鋌而走。而營口的存在就是減少這種一無所有部落。
遼東物產豐富,四周的胡人來說不用搶,即便是交易也能吃飽,就像剛剛那個胡人說的一樣,砍伐一棵大樹就能換到兩隻羊,以前不值錢的皮子草藥在營口交易也能交易到糧食。”
“這些胡人也知道營口的糧食布匹都要靠我們海軍,他們自然不敢在營口亂來,要不然我海軍走了,他們就要餓死,當然最關鍵的是營口的胡人四分五裂,這裡有東胡部落,夫餘人,高句麗人,濊人甚至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部落,他們不能形成合力,自然隻能聽大漢。”
“營口附近強大的部落都被末將趕走了,末將也不會允許有任何一個族胡人壯大,而是劃分好草場禁止他們越界,東胡人夾高句麗,高句麗夾著夫餘人。我漢軍再從中協調。現在營口方圓百裡已經建立了以我大漢為首的體係了。
敢掠奪營口的胡人,不用我大漢軍隊出手,四周的胡人部落就會把這個為非作歹的部落剿滅,以此來討好我大漢的軍隊。末將對於這樣的胡人部落也不吝嗇獎勵,這樣的事情多來幾次,現在在營口歸順我們大漢的胡人部落就有7-8個,每個部落可以招募到200-300青壯,我們大漢就可以胡製胡。”
陳平驚訝道:“你這營口模式不錯,可以成為我大漢以後統治胡人的樣板。”
在陳平看來這個體係最成功的之處就是在於以胡製胡,大漢的軍隊能置身事外,兩方的胡人相互廝殺,不管誰勝誰敗,都是在成倍消耗遼東胡人的數量,而大漢隻需要付出一些糧食布匹等物資,等胡人相互廝殺的差不多了,大漢的諸侯可以在此建立諸侯國,大漢的百姓在此建立開墾土地,建立村莊。
陳平都沒有想到彭越這樣一個武夫,居然可以弄出一個如此好的策略,甚至可以稱之為歹毒了。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製度,存於多在這裡待了三天,在柴武的保護下,見了好幾個遼東的胡人部落,發現他們相互之間比較仇視,卻共同感激大漢,認為大漢在遼東救活了他們的部落。
這個調查讓陳平對彭越徹底改變印象了,這哪裡是莽夫,簡直就是毒士,把這些胡人賣了,還讓這些胡人感激他,陳平感覺自己都要向彭越學習了。
話分兩頭,在陳平慢慢悠悠走向襄城的時候,蒯徹卻已經早早的回到遼東了。
陳餘本對蒯徹寄予厚望,想要憑借他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天子支援遼東國。
現在遼東的局勢太差了,遼東國三四千裡的防線,沒有一座山脈,可以說是無險可守,胡人可以輕鬆殺入遼東國的國土,陳餘的遼東國,人口隻有三十餘萬,軍隊更加隻有3萬人,根本守不住遼東國三四千裡的防線。
隨著東胡人殺入遼東國,和遼東國境內的胡人相互勾結,徹底引爆了遼東國的矛盾,讓整個遼東國徹底陷入動蕩當中。
說起來遼東國現在的局麵和陳餘也有關係,他是個大漢族主義者(大概是意思就是這個了,很多詞不讓寫)。在他看來燕人和齊人是自己的根基,而當初秦人在齊國圈地,在燕國圈地,一部分燕人和十幾萬齊人逃到了遼東。
這些難民逃到遼東,自然要想辦法生存了,他們在陳餘的幫助下,建立村鎮,開墾田地,種植糧食,這也是陳餘樂意見到的。這些燕人和齊人定居下來啦,他的實力就會得到提升。
但這天底下哪裡會有無主之地,在燕齊之人看來是無主的土地,實際上卻是遼東胡人的草場,當這些胡人部落從越冬的草場遷入春夏的草場,卻發現自己部落的草場被人燒乾淨了,種植上小麥了,那些燕齊之民拿著長矛驅趕他們。
這些胡人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家園被外來者占據,但他們卻打不過武德充沛的燕齊之民。
於是他向遼東王陳餘告狀,想要讓他為自己主持公道,讓燕齊之民退還自己的草場。
但陳餘卻讓他們失望了,在他看來開墾土地才是他遼東國的根本,燕齊之民是遼東國的根基,他自然不會自毀根基了。
但陳餘不公正的對待,卻讓整個遼東的胡人對他失望了,再也不把陳餘看出是他們的王了,當東胡人逃到遼東郡的時候,他們就和東胡人勾結在一起。幾十萬胡人動亂,整個遼東郡的秩序就崩潰了,現在陳餘隻能控製城池四周的土地,燕齊之民開墾的村鎮大量的被胡人破壞。
所以他才的確想要得到徐凡的支持,擴充自己的大軍,來鎮壓這些為非作歹的胡人。
但卻沒有想到蒯徹卻帶來一個讓他失望的消息了,天子要用長城之外的上穀郡,漁陽郡土地交易遼東郡。
陳餘勃然大怒道:“漢帝這是想讓我們替他擋匈奴人。”
陳餘知道遼東之所以會這麼亂,就是因為匈奴人擊敗了東胡人,大量的東胡人湧入進了遼東,徹底打亂了遼東原有的秩序,東胡人已經如此難對付了,更不要說擊敗了東胡人的匈奴人。而隻要看看地圖就明白,上穀和漁陽就是直麵匈奴人的草場。
徐凡不但要奪走他的國家,還要他為大漢擋刀。
蒯徹無奈道:“大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啊,彭越的海軍對我遼東國虎視眈眈,我等要是拒絕了天子的提議,那要麵對的就是東胡人,匈奴人和漢軍的聯合絞殺,胡人是不可能真心臣服我等的,要是大王不能和漢軍結盟的話,遼東國是維持不下去的。”
陳餘怒道:“都來逼寡人,都來逼寡人,田橫是這樣,東胡人也是這樣,現在連漢帝都是這樣,真當寡人是好欺負的,寡人就不換,哪怕拚個魚死網破,寡人也要讓天下人看清楚徐凡真正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