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失敗的勸說與產業轉移(2 / 2)

但明顯整個大漢的社會,對於學技術的熱情提升了十幾倍。工匠的社會地位顯著提升,最起碼在長安城的漢吏,聯姻已經開始把那些有技術的大匠,看成是和自己門當戶對的家族。

那些有技術的工匠更是被看成青年才俊,誰知道人家會研發出什麼利天下的機器,讓他們的家族光宗耀祖,一躍成為大漢的貴族階級,每年都有無數人成為大漢的新工匠,工匠階級的力量快速壯大,已經占據大漢人口當中的一成。

相對而言,作坊主他們這幾年則是痛並快樂,他們快樂的源泉,則是因為蒸汽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蒸汽機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馬力也越來越高,應用麵也越來越廣,轟鳴的蒸汽機給大漢帶來了幾倍的生產效率,任何一個行業隻要和蒸汽機結合,產能就會提升好幾倍,隨著來的則是利潤的提升,金錢就像滔滔不絕的大河之水湧入他們的口袋當中。

對於作坊主而已,蒸汽機就是他們的財富密碼,是他們獲取財富的最好幫手,蒸汽機推廣的這幾年時間,擁有蒸汽機的作坊主普遍的財富提升了一倍以上。

但他們痛苦的根源則是朝廷的均富貴法令,讓他們生產成本不斷提升,最讓他們痛苦的是,這還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成5年不斷的提升,他們隻能看著自己的作坊,利潤率一年比一年降低。

這其中紡織業作坊主是最矛盾的,紡織業本就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俸祿占成本的比例極高,這兩年長安增加5成的俸祿,差不多提升他們兩成的成本。

對其他高技術產業來說,兩成的成本可能算不得什麼,但對於紡織業這個已經飽和的市場而言,增加兩成的成本,讓他們的成本再次接近利潤線附近,5年前的產能危機好像如影隨形的要降臨在他們頭上一般。

但與之對應的是俸祿增加,普通百姓的消費能力的確是肉眼可見的增加,根據上計的統計,5年前長安城消費布匹的數量大致是每年百萬匹上下。

而現在長安每年消費的布匹數量達到250萬匹,這其中有五分之一都是高檔的蜀錦,羊絨布等高消費品,長安城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又養活了無數紡織作坊。

要是沒有均富貴法令帶來底層百姓的財富快速增加,隻怕蒸汽機提升的紡織業效率,足夠擠破所有沒有蒸汽機紡織機的作坊。

更重要的是這些紡織作坊的根在長安。蒸汽紡紗車,蒸汽紡織機,和其他各種機器,不是長安城獨有的,就是長安城這裡質量最好,價格最低,紡織廠想要提升效率,也離不開這些機器,而且蒸汽機壞了,也需要懂這些機器的大匠來維修。

這樣一個消費能力強,卻又人力成本高的市場,讓他們既難以發展,又舍不得退,可謂又是左右為難,愛恨交織。

但這些作坊主沒有為難多久,他們很快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就是作坊遷出長安城,但又不遷出關中。

長安城的俸祿雖然高,但關中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高俸祿,長安城四周的縣邑的俸祿還是非常低的。在這種情況下,關中其他縣城就成為了這些紡織廠的首選之地,相比俸祿高昂的長安城,這些縣城因為俸祿基數低,俸祿長了五成也沒有超過千錢。

而且這些縣城又處於關中之內,現在關中大部分的縣邑都通了軌道,200裡範圍內一日即可抵達長安城,不管是購買機器還是請大匠維修機器,都極其方便。

於是從去年開始,先是小的紡織作坊主離開長安城,到長安其他附近的縣邑建立廠房,而後離開長安城的紡織作坊越來越多,甚至連中型大型的作坊都有幾家。

要知道現在長安城每年生產的布匹超過了五百萬匹,這些產能轉移一半就是250萬匹,一匹布的均價算600錢,這就相當於是15億錢的產能轉移。

如此龐大的產能轉移,給任何一個郡縣都能讓他們暴富,對於小縣城來說,即便是搶下了十分之一,那也是一筆天價的財富,能給本縣帶來一兩億的財富,幾千萬的財政收入。

而高陵縣本就是長安的衛星城市,縣城有一定的紡織業基礎,同時長安聯通洛陽的軌道還經過高陵縣,交通可謂是極其便利,從高陵縣坐軌道馬車去長安城,隻要半日時間。

最重要的是高陵縣的紡織女工的收入遠遠沒有長安紡織女工高,即便已經經過兩輪提升俸祿,高陵縣紡織女工的俸祿普遍在800錢左右,正好比長安少了三成,把紡織作坊遷移到高陵縣,女工的紡織成本就相當於沒有增加。

但卻又沒有遠離長安城這個龐大的市場,甚至連他們的老客戶都沒有減少,作坊雖然來到了高陵縣,但運輸的成本卻沒有提升多少。

所以在高陵縣當了幾年縣令的卓虹忽然就被這破天的財富砸,去年高陵縣接收了長安城幾十家小型紡織作坊,把高陵縣原本的紡織作坊區徹底填滿,當年高陵縣就增加了3,000萬的稅金,稅金增長率在整個關中縣城當中獨占鼇頭。

而今年有更多的作坊主想要來到高陵,卓虹自然是張開大門,歡迎這些財主。

紡織區沒有地了不要緊,他可以弄個紡織二區,下水道,排水溝,道路都馬上給你們建設好,廠房也給你們介紹價格最低廉效率最快的工程隊,保證以最快的速度,讓伱們這些紡織作坊主重新開張。

相對大漢的其他官員,卓虹是從管事步入大漢政壇的,他的觀念沒有其他漢力那麼死板,還是以經營作坊的方式經營高陵縣,人家給你帶財富過來,你討好一點又怎麼了。

為作坊解決一個後顧之憂,這不是縣令應該做的事情,多一個作坊主在本地,那就多一個稅金的來源。

卓虹的這番做法,雖然讓其他的漢吏議論紛紛,但在作坊主他們看來,能以平等姿態看他們的漢吏太難得了。

於是高陵縣的第二紡織作坊區還沒有建設完,就有十幾家作坊有意遷移到高陵縣。

所以徐愛民他們來到高陵縣的時候,發現整個高陵縣就好像一個大工地一般,因為卓虹就是要建設好高陵縣新區,迎接第二批的作坊到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