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臣卻淡然道:“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止有軍事一塊,我匈奴國軍事已經足夠強大了,但現在要補其他的短板。”巡視完鋼鐵廠之後稽粥帶領軍臣和丞相臧衍回到匈奴人的宮殿。
稽粥問軍臣道:“你認為我匈奴國該如何發展產業,追上大漢?”
軍臣道:“學習大漢建立少府,建立工業區,現在大漢把工業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像采礦業,鋼鐵業,機械業都是重工業,這些行業投資高技術強見效緩,但卻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我匈奴想要強壯身體就必須發展這些行業,而像紡織業則是輕工業,這些行業投資小,見效快,利潤高,發現輕工業可以富國。匈奴國重工業輕工業兩條腿走路齊頭並進。
父親既然已經和漢帝低頭了,就要應該靈活運用這個優勢,從匈奴貴族當中派遣子弟卻大漢學習工業技術,這既能讓漢帝對我們放心,又能學到大漢的技術。同時不斷高薪聘請大漢的工匠,漢帝一直宣揚漢匈一家親,為自己人做事自然不用受什麼道德的譴責。”
臧衍道:“這些人願意過來?”
說起來漢匈一家親也是臧衍他們的道德根基。沒有這條根基,他們就是漢奸,是大漢文明的敗類,但匈奴是五帝之一大禹的後代,人家也是諸夏之一,那麼漢匈之戰就屬於文明內部之間的矛盾,那他們這些人輔助匈奴人就算不得什麼道德瑕疵,不過是正常的人才流動而已。
軍臣笑道:“和我匈奴不同,匈奴國找個打鐵的都非常艱難,但大漢普及教育,他們光中學生每年都有十幾萬人畢業,學府學子都有幾萬人畢業,他們在大漢的收入和待遇比不上我匈奴國,隻要舍得砸錢,自然會有人願意來,這些都是有技術能改變匈奴國運的人才,招攬他們能加快匈奴國的工業發展。”
軍臣的這些師兄弟之所有願意跟著軍臣來到萬裡之外的匈奴,就是因為他們願意給五倍的俸祿,還有股份分紅,讓他們覺得在匈奴更有發展的前景。
國相臧衍也跟著說道:“某還是決定發展產業不急,打牢匈奴國的根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在我匈奴國當中,光語言就有十幾種,文字也有四五種,連疏通文都做不到統一傳遞一個命令,不是同族人,甚至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這如何發揮出我們匈奴國的力量,此時我匈奴國應當以積累力量,教化好本國的百姓。”
稽粥來到西域之後,行政權利即便是給到跟著他的漢人士子,尤其是稽粥決定全麵學習大漢的文化和製度,而要翻譯大漢的文字,甚至匈奴人貴族學習大漢的經典都要找漢人老師。
在匈奴國漢人的地位甚至高於普通的匈奴人,隻比匈奴的軍功貴族差一等,但像臧衍這樣的高級士人,他的地位卻也隻在稽粥之下,可以說是要政治地位,就給政治地位,要女人有女人,要錢財就給錢財,用遠遠超出大漢水準的待遇,吸引一大批讀書人追隨匈奴。
後麵稽粥臣服於大漢,墨家也派遣了上千儒生來到匈奴國,教化當地的百姓,隻可惜時間太短,成果了了,隻有上層的匈奴人可以用漢語相互交流。但匈奴國底層上千年是什麼樣子,現在依舊是這個樣子。現在的匈奴就是一個武力加強版的奧匈帝國。
當然在臧衍自然不知道奧匈帝國,但卻也不是沒有相近的例子,就是當年的暴秦,匈奴國甚至比不上暴秦,暴秦雖然統一六國,六國好歹是文化認可,而現在的匈奴國,是匈奴人自己滅國十六建立的,內部的矛盾比暴秦更加激烈,隻不過稽粥以他強大的威望和匈奴人強大的武力鎮壓了整個西域各部。
而且匈奴內部有漢化派,自然也有抵製漢化派的人了,最開始匈奴人的高層都是匈奴和漢人組成,雙方對漢化的意見是一致的,大漢的軍事政治製度可以明顯提升匈奴國的軍事力量,讓匈奴人在西域站穩腳跟。
但軍功受爵讓大量底層的百姓崛起為軍事貴族,於是西域其他國的軍事貴族開始崛起,而漢化明顯侵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年對漢化非常敵視。
稽粥內心也猶豫,漢化的好處十分明顯,但卻不是沒有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當所有匈奴人都把自己當成漢人的時候,遇到漢人的軍隊,那匈奴國就危險了。
長安城雖然距離匈奴國有上萬裡之遙,但季布等大漢諸侯卻近在咫尺,漢帝要是武裝季布這些諸侯進攻匈奴,他們就危險了。
所有為了平衡內部,稽粥也支持西域本土人組建派係製衡漢化派。
稽粥道:“教化之事欲速則不達,我等還是慢慢來。”
臧衍道:“單於此事慢不得,匈奴想要真正打好根基行大一統之事,教化之事就要快,而且是越快越好。”
稽粥“大統一之事?”
臧衍道:“大一統者,書同文,車同軌,上下一心,皆為匈奴人,匈奴才能建立百年的根基,不然以單於的威望上能壓製著千萬部眾,但要是單於病故,某隻擔心匈奴國會二世而亡。”
“二世而亡的暴秦!”稽粥這十幾年來學習大漢的文化製度,諸子百家的經典他都有涉獵,商君書更是讓他愛不釋手,他自然對秦末那段曆史非常了解。
被臧衍提醒之後,他忽然發現,匈奴人的現狀甚至不如大秦,大秦雖然也是以小淩大,但秦人好歹一直都是中原的強國,關中有500萬之眾,而他匈奴人,把新生的男孩子加上去,因功成為匈奴人加起來也沒超過30萬人,這點數量遠遠少於匈奴國的人口。
要是他死之後,匈奴沒有一個強主,又如何鎮壓得住這上千萬的部眾。
軍臣卻說道:“財富才是一切的基礎,某在長安城,看到四方野人國家的部落首領朝貢天子,這些人來到長安城之後就不願意離開,死皮賴臉也要留在長安城生活。”
“為什麼?”
“不是他們真把漢帝當神靈,而是長安城太富裕了,富裕到這些部落首領都不願意再回到自己的地盤上去,他們情願來的長安城,做一個普通的小民。”
用在我匈奴也是,我等就招募那些願意漢化的工匠,給他們高額的俸祿,讓他們生活的比普通人好,匈奴國的百姓隻要想過好日子,他們自然會主動學習大漢的文字和語言,自然而然就融入到我匈奴國。”
稽粥遲疑道:“要是季布他們打過來了怎麼辦。”
軍臣堅定道:“就是因為季布他們可能打過來,我匈奴的發展才不能慢,要是我匈奴國的貴族都羨慕大漢的生活,那他們還有戰鬥意誌嗎。隻怕季布的大軍一打過來,他們獻出我父子的人頭,紛紛自稱自己是漢人。”
軍臣這話讓稽粥下定決心。
翌日,稽粥軍臣建立鋼鐵廠的功勞,封軍臣為左賢王,確認了他太子的地位,同時命令他製定推行漢化的權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