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帶毒的餡餅天竺(1 / 2)

大漢曆十九年,五月,長安城。

長安城依舊繁華,蒸汽機帶來的財富正在快速改變這座城池,市坊越來越多,工業區也越來越多,轟鳴的蒸汽機,長長的煙囪已經成為了長安城的標誌性建築群。

這在後世自然是嚴重的汙染物,但在這個時代煙囪就是財富的象征,煙囪越多財富越多,長安城的居民無比以這些煙囪為傲,因為除了在長安城,其他的城池是看不到如此多的煙囪的。

但今年對大漢來說算不得好年景,初春隴西發生地震,損壞房屋上千座,百姓傷亡過百,好在這個時代的建築都不怎麼高,隴西又是大漢有數的窮地方,大部分都是稻草屋,傷亡不算太大,朝廷撥糧食50萬石,錢3000萬賑濟隴西災民。

但今年大漢好像禍不單行一般,關中從初春到現在隻下了幾場小雨,整個關中降水減少,大量水渠,小河乾枯,春耕夏收都受到了影響,大漢丞相府向關中各郡縣下發抗旱命令,派發關中各郡縣3000具蒸汽抽水機,撥款3億錢給各郡縣抗旱救災。現在關中各地各縣,蒸汽抽水機,水車,風車輪番上陣,整個關中幾百萬百姓都在田地上抗旱救災。

但到五月的時候,旱災不但沒有見好轉,大漢丞相蕭何反而被累病,一直不見好轉,幾日後反而加重病情,徐凡不得不任命假相葉騰統領大漢朝中事務,組織抗旱救災任務。

五月七日,丞相府。

蕭何臉色蒼白的躺在臥室當中。來看望他的劉邦歎氣道:“你也就比我大了一歲,某還能上場踢足球,你卻如此蒼老,看來這大漢的丞相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當的。”

和曆史上死於戰傷並發症的劉邦不同,這個時代的劉邦,真正進行激烈戰爭的時間不到三年時間,而且他在戰場上也沒有受到太大的重創,這就導致他身體非常好,能進行一些不太激烈的運動,和比他大一歲的蕭何相比,劉邦都能算是青壯。

蕭何笑道:“像你劉老三這樣沒心沒肺的人,活過百年不成問題。”

而後他好奇道:“現在不是諸侯大會之時,你怎麼來長安城了?”

劉邦道:“我那四子劉恒今年要小學畢業了,某想要他來長安上中學,看看有什麼好的中學,畢竟長安教育資源更好,同時也是來看看如意的學業,畢竟今年是他最關鍵的一年。最後想辦法給肥兒某個差事,看看能不能給他謀個縣令,哪怕縣長也成。”

大漢的諸侯一般都是嫡長子繼承家業,其他的兒子則送到長安求學,而後在大漢建功立業,就像劉邦的長子劉肥現在為商業錢莊的郡掌櫃,說不上是位高權重,但卻也有一份不差的事業。更加重要的是,錢莊的管事可以轉入大漢政界,以劉邦的人脈,讓劉肥以後成為縣令不成問題。

郡守就有的難度,畢竟現在大漢年富力強的功臣還大量存在,他們還占據這些位置,像劉肥這樣的晚輩,想要登上2000石郡守,除非才乾特彆出眾,要不然的話隻能熬資曆,慢慢等。

但劉邦不擔心,他兒子劉肥今年才28歲,還處於年富力強的時候,有的時間積累資曆,而他身體也好,還能照看劉肥十幾二十年,到時候再想辦法給他謀個郡守之位,他算是能給曹氏交代了。

而劉邦三子劉如意,長的最像劉邦,也最受到劉邦的喜愛,當然這引起劉邦老婆呂雉的不滿,所以劉邦早早的把劉如意送到長安城求學,現在已經是中三學生,已經要準備中考了,這次劉邦來長安城主要就是看劉如意,看看他的學業如何,但從夫子得到情況來看,劉如意在學問上比劉邦要好,成績在學院當中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算是優秀的一檔。

所以劉邦有的得意道:“如意在學問上也像乃公,夫子都說他可以考上學院,乃公連舉薦的名額都省了。”

“咳咳咳!”聽到這樣好笑的事情,蕭何忍不住笑意。

“這是某今年聽過最好笑的笑話。”劉老三什麼情況他還不知道,當年去魯國求學,因為頑劣,被夫子嫌棄,被同學排擠,因此還暗恨上儒家。如意能學的這麼好,和他根本沒有關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劉邦聽到蕭何咳嗽,馬上上去扶起他道:“你現在不要大悲大喜,好好的休養身體。”

而就在這個時候蕭何的長子蕭祿急匆匆進入道:“父親,陛下來看望您了。”

蕭何想要掙紮起身,但被劉邦阻止道:“陛下又不重視這些虛禮,你起身做什麼,就躺著,某去迎接。”

說完劉邦就帶著蕭祿去前廳迎接道:“臣劉邦,蕭祿拜見陛下。”

徐凡擺手道:“免禮。”

而後有的奇怪道:“你這麼快就來到長安城了?”

劉邦道:“今年是如意中考,臣是提前來做準備了。”

徐凡道:“如意成績不錯。比愛國強的多了。”

說起徐凡的老二徐愛國,他也有的頭疼,平日調皮搗蛋,也不愛學習,每次考試能有六十分都是夫子給自己的麵子。

劉邦道:“二皇子活潑好動,日後必定為大將之材,可為大漢鎮守一方。”

開玩笑,天子的子嗣,即便在把學習差,未來能差到哪裡去,即便不能做天子,也可以成為一方諸侯王,為大漢鎮守一方。

劉邦自然知道二皇子的事情了,畢竟二皇子也是嫡子,有資格繼承大漢的皇位,二來就是二皇子和劉如意是同班同學,雙方還玩的非常好,這自然讓劉邦記憶深刻,但就像他說的徐愛民活潑好動,各種體育項目騎馬,射箭,足球甚至駕車都玩的飛起,但學習成績卻是一塌糊塗,在班級屬於倒數之列,劉邦內心當中還有一絲暗喜,他一個大老粗的兒子卻是成績優秀的尖子生,而陛下和皇後雖然都是學問宗師,但在培養兒子上卻不如自己,這讓劉邦暗自得意。

兩人來到蕭何的書房,蕭何剛想起身,就被徐凡製止道:“丞相重病,無需多禮了。”

而後他看著蕭祿道:“大夫怎麼說?”

蕭祿紅著眼道:“大夫已經說了,父親是操勞過度,已到油儘燈枯之時,現在全靠著人參吊著。”

劉邦馬上道:“我府庫當中,還有一些品相好的遼東人參,等會我就去發光報,讓手下帶來。”

徐凡對陳震道:“去府庫找五支品相最好的人參帶過來。”

這個時代因為遼東開發的早,人參的功效也發掘出來的非常早,這甚至是遼東諸侯支柱產業之一,很多遼東諸侯都開發了人參養殖基地。直接包下一片山林,撒下種子,這些諸侯和後世的那些老板不同,這片山林都是他們的基業,所以他們不趕時間,哪怕這片土地的人生養個幾十上百年,這人參也是他們的,可以造福他們的子孫後代,所以用這種方法養殖的人參和天然的人參沒多大區彆。

陳震道:“諾!”

蕭何苦笑道:“卻是麻煩陛下了。”

徐凡臉色沉重道:“你這也是會大漢操勞政務才落下的一身病,說起來還是朕把太多政務壓在伱身上了,也太忽視你們這些重臣的身體健康了,要是有大夫給你們定期檢查身體,也不至於讓你操勞到病入膏肓。”

徐凡也有點後悔,後室定期檢查身體健康的製度,他沒有弄出來,要不然也不至於蕭何被累病了才發現。

“現在你有什麼要交代的後事和朕說說。”

蕭何想了想道:“四月的時候,會稽郡的諸侯商賈成立了一家天竺商社,朝廷應當重視,甚至監視他們,天竺商社光諸侯就有十幾家,擁有的商船幾十艘,還有諸侯把私兵火炮弄到這個天竺商社當中,臣估算這些人私兵加水手已經超過萬人,火炮有幾百門,火槍兵有幾千人,這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可以輕易滅掉南洋的諸侯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