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說服葉騰他們之後,馬上找來叔孫通和伏生兩人。
徐凡對兩人笑道:“這兩年有大量華夏遺留在南洋的血脈南歸順我大漢,兩位愛卿可謂是功不可沒呀。”
為了維持南洋的穩定,徐凡這兩年接見了大量南洋部落首領,而這些首領來到長安城,一般也會高舉一本血脈世係譜,證明自己是華夏血脈來論祖歸宗,而幫助這些土著編撰血脈世係譜就是叔孫通和伏生兩人。
聽到天子讚譽的話,叔孫通和伏生兩人不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是一陣頭皮發麻,他們知道天子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平日對他們儒家愛答不理,甚至經常抱怨說儒家的名士跟不上曆史潮流,隻能發表一些逆潮流的見解,實在是太過於腐朽。
平日在學府上課,也喜歡和學生們說一些儒家經典笑話,什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儒生動不動子曰,沒有自己的見解,老是拿著幾百年前孔夫子說過的話,來解釋現在的世界。
這個世界要是有儒家黑子,當今天子卻是首位,叔孫通曾經抱怨過天子對他儒家太苛責的了,結果天子卻說了一番讓他目瞪口呆的話“這是徐夫子說的話和朕有什麼關係。”說的叔孫通無言以對了。
當然天子調侃儒家歸調侃,但卻對他們儒家在遼東教化,大漠教化,西域教化之功,經常褒獎,現在這些地方的儒者已經有十六位被分封為子爵,男爵。要知道大漢開國之後,想要弄到一個爵位是非常難的,可以看出這批爵位的尊貴性,諸子百家當中也隻有儒家在大漢開國之後能有封這麼多的爵位。
而得到這些爵位的人,除了教化土著,一般都是曆史發明家,他們會從不知道哪裡找來的史書,而後給本地土著,編撰一本合乎常理的,血脈世襲譜,以此證明他們的血脈來自於大漢的三皇五帝,他們和大漢都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現在大哥富裕了,貧窮的兄弟前來投靠是合乎天理。這套理論已經得到了大漢各地諸侯和當地百姓的認可。
叔孫通和伏生兩人幾年前,在徐凡的命令下給南洋的那些土著,編撰一本合乎常理的,血脈世襲譜,查遍了大漢圖書館的各種資料,還去百越之地,探查當地的神話故事,收集百越之地的各類書籍,又去南洋各島收集他們的神話故事,古老相傳的物件,了好幾年時間,找了吳國史學家,越國史學家,才完成了這本血脈世襲譜,證明南洋土地,大部分都有吳越的血脈,即便沒有的,但他們也是夏商時期,甚至更早的三皇五帝時期來到南洋,當地的土著很多神話傳說和他們的文物古董都能證明這一點。
叔孫通和伏念兩人對自己完成的血脈世襲譜,以及南洋各種神話編製成一部書籍,本來兩人都以此為傲,認為自己完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大工程,為南洋的土著找尋根找回了祖先。
結果他們嘔心瀝血編撰的書籍,在大漢的反響卻非常一般,大部分漢人對孫疏通和伏念編撰的書籍都豎起大拇指,不愧是當代大儒,這造假造的和真的一樣嚴謹,大漢貴族的血脈世襲譜也沒有這麼嚴謹。但根本沒有一個人相信他們在上麵寫的是真東西,兩人的鬱悶之情可想而知。
偏偏他們還無從反駁,因為這兩年儒家編撰的血脈世襲譜太多了,以至於大漢的百姓發現他們的兄弟遍布整個大漢天南海北,大家已經有免疫力了。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儒家的敗類,他們把大漢的血脈世襲譜發揚光大,隻要給個幾千上萬錢,他們可以上門服務,幫助富裕的家族編撰一份傳承三千年的血脈世襲譜,保證嚴謹可以經受考證,並把這種行為命名為尋根之旅,在大漢倒是掀起了一波熱潮。
大漢從開國以來,在產業革命,大航海帶領的財富,以及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財富,大漢富裕人家幾十上百倍的增加。而偏偏徐凡在大漢開國之時,把夏商周三代以來的貴族掃的乾乾淨淨,現在這批富裕起來的人,幾乎都是泥腿子出身。
而徐凡能把夏商周三代以來的貴族體係掃乾淨,但根植在百姓腦海當中的貴族體係卻不能清除乾淨,不是有句老話這樣說,最想要成為奴隸主的是奴隸,最想要成為地主的是佃戶,而最想要成為貴族的,則是當初的那批受到貴族壓榨的人。現在大漢這批泥腿子,貴族上岸了,自然就想要給自己編一個好的身份,以此來證明自己貴族身份,財富的來源都是合理的。
你們這些人之所以沒發財,就是因為沒有個貴族血脈,這個番說辭極其可笑,但你架不住就有人信這些東西。麵對這股封建思潮的反撲,徐凡乾脆推波助瀾,你不是想要一個貴族血脈,那好,大家人人有份,都不落空,於是在徐凡的推動下,血脈世襲譜就成為一個行業,就和後世的風水先生一般。
大家從史書上找些資料,根據你生活的地方再給你找一個貴族祖宗,這樣你得到了一個貴族血脈,其他人也得到了一份優渥的工作,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普通人沒那麼多錢,那怎麼辦,也有辦法,連證據都不需要找,可以根據你的姓氏和出生地,反套血脈,反正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到最後都是以炎黃做自己的老祖宗,而且徐凡還宣傳後世最流行的話,三千年血脈傳承下來,誰家沒出過幾個貴族,帝王,大家血脈相同,誰也彆說誰高貴,於是大漢開啟了全民貴族的時代。
唯一的缺陷就是在這一波浪潮當中,儒家的名聲再次受到打擊,大量的方士冒充儒生給人家編撰血脈世襲譜,百姓當中還沒什麼,但學界的人卻異常鄙視儒家這種行為,所以叔孫通兩人還真不想要這個功勞。
而且他們知道平時兩人除了在朝會上能見到天子,其他的時候天子根本不會召見他們,而隻要召見他們必定有事情要他們做,而且還很有可能是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伏生沒好氣道:“這都是朝廷的功勞,我等可不敢領功。”
徐凡笑道:“你們是具體做事情的,功勞當然是伱們的,我大漢能有現在的領土,你們儒家教化之功,功不可沒。”
徐凡繼續道:“朕打算派兩支探險隊,去探查未知的世界,也想讓你們如家也派出一些學者加入到探險隊當中。”
伏生奇怪道:“陛下,航海要水手和船長,和我儒家並無關係。”
徐凡道:“你們看,這南洋距離我大漢本土有幾千裡之遙,但卻已經有我大漢的先祖,橫渡大海去定居,要不是我大漢開拓四方,這些血脈兄弟還不知道要經曆多少年,才能回歸我大漢的懷抱。朕想來,在南洋有我大漢的血脈,其他地方和大陸會不會也有我大漢的血脈生存。”
伏生通苦笑道:“陛下,到處都是我大漢的血脈,我大漢的血脈是不是太亂了,千年之後的史官將會如何記載這段曆史。臣無所謂,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但陛下所作所為,可能會成為您身上的汙點。”
徐凡灑脫道:“我華夏之所以有史官記錄曆史,是為了服務現在的,這就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一條條正確或者是錯誤的道路,讓我們避開這些錯誤,而現在你們做的事情,也是在服務大漢,要是我們把匈奴人看成是異族,那麼我大漢就沒有現在穩定的邊疆,南洋的土著要沒有大漢的血脈,留下他們就是留虎為患,我大漢不可能一直強盛,衰落的時候他們就會把漢人趕走,殺光他們又有傷天和,隻有教化他們,把他們變成漢人才是對雙方最好的選擇。”
叔孫通問道:“陛下想要臣等如何做?”
“朕舉個例子,比如探險隊遇到了新大陸新文明,這個文明和南洋地區相當,你們派遣的那些學子,就要想辦法收集當地的神話傳說文字,一切可以用得上的東西,看看他們和我們夏商周時代是不是相同,有相同的習俗,那就很有可能是我們華夏血脈了,同時也要想辦法,把不同之處找到其不同的源頭。”
“假設有塊新大陸,有個土著的習俗和殷商一樣,他們很有可能就是殷商的後裔,但他們卻不會造輪子也難以青銅武器。”
伏生道:“那就說明這不是殷商的後裔,我華夏文明造輪子的曆史可是非常久遠,黃帝軒轅氏就是第一個製造輪子的,青銅的曆史也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前。”
徐凡道:“求同存和懂不懂,習俗都和殷商一樣,他們自然是殷商的後代,丟失技術,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古往今來老祖宗多少好東西都被我們丟了,像魯班製造飛三天三夜的鳥,墨家機關術。”
“我大漢的邊疆已經推到大海了,新大陸必定是與世隔絕的,先祖從海上逃到新大陸去,他們隻能從乘坐木舟過去,這就根本用不上輪子,要是旅途當中會造輪子的工匠病逝了,這樣製造輪子的技術不就消失了,朕說的這種可能性非常高吧。”
伏生無言以對,他不能阻止天子創造曆史,那隻能沉默應對。
叔孫通聽完徐凡的話道:“陛下我等願意派遣儒者加入探險隊,並且收集新大陸的文明,和我華夏文明對比,不讓華夏血脈流落荒野。”
他知道儒家現階段對大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教化野人和給他們編撰血脈世係譜,要是失去了這份能力,儒家這個漢的重要性就減低了一大半。
這份差事看上去受人鄙視,但儒家不願意乾,有的是學派願意敢,家就最擅長編撰故事,法家更是天子手中的抹布,最願意乾這種臟活累活。
叔孫通敢保證,隻要他們拒絕了這份差事,天子立馬會找法家,家甚至其他沒落的學派接手,到時候他們就真追悔莫及了。
大漢曆十九年,六月,關中。
一輛裝滿了海軍軍官的火車車廂,夾雜著火車的嘟嘟聲,快速的駛向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