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漢化與貴霜貴族的惶恐(1 / 2)

“這一年時間你居然連戰兩場,還俘虜了超過三萬天竺人。”胡亥驚訝道,不知道是驚歎張永能打,還是驚歎天竺人的戰鬥力太差。

張永也為難道:“俘虜太多了,已經看管不過來了,本地的土地也不夠多,不能繼續均田,而且本地的百姓也不願意分土地給這些俘虜。”

本來按照在大漢的做法,這個時候應該想辦法吸納這些俘虜參軍,然後擴大地盤,殺了那些城池土地上的貴族官員,分給投靠他們的士兵,用這樣滾雪球的方式壯大自己的力量。

但張永認為漢人在天竺太少了,不敢繼續分兵攻占城池,不能擴大原有的地盤本土地就不夠用了,而且天竺這邊封建意識也超出了張永的想象,他把這些俘虜看成是天竺人,看成是耽摩粟底城一樣的百姓,按理來說,這些人有相同的遭遇,相同的經曆會有共情之心,但現實卻告訴他想多了。

但耽摩粟底城的百姓卻沒有把這些俘虜看成是自己的同類。他們把這些人看成是戰敗者是奴隸。甚至有不少耽摩粟底城提拔的頭目,請張永賞賜自己奴隸,一時間讓張永無語了,他都沒有想要把天竺人當做奴隸,結果他們自己人反而想奴役自己人。隻能說最想當奴隸主的就是奴隸。

季宇澤帶著驚喜道:“這裡居然有三萬俘虜,這就好了,我等就不用擔心這次回程沒有東西可以帶了。”

天竺商社這次派遣了20艘貨船,其中萬料的有5艘,其他15艘都是5000料的貨船,其中有絲綢三萬匹,瓷器上萬件,茶葉10萬斤,白冰十萬斤,30萬斤南洋的香料,還有上萬件鋼鐵製品。當然即便是如此多的貨物也裝不滿他們的船倉,他們還帶了50萬匹價格低廉的麻布,因為根據胡亥的資料顯示,天竺麻布的價格大概是大漢的3倍以上,這些麻布會有很大市場。

對於海貿而言三倍的利潤自然算不得高,但他們的艦隊也不可能全部裝奢侈品,因為這會直接衝垮天竺奢侈品市場,3萬匹絲綢,在天竺每匹絲綢能賣到3萬錢,但要是他們運30萬匹絲綢到天竺,隻怕每匹絲綢的價格,連3000錢都賣不到,這必須要考慮天竺本土的絲綢市場和銷售的時間。

當初他們之所以聯合組建天竺商社,就是想控製貨物的定價權,壟斷天竺的奢侈品市場。

但其他股東也不願意減少自己的貨物量,這二十艘商船就相當於二十個股東,每艘商船都有各自的利益。為了維護所有的人的利益他們也隻能高低搭配的運輸貨物來到天竺,

當然他們回去更加麻煩,大漢上到奢侈品,下到價格低廉的手工品總還是能填滿他們的船倉,天竺本地就麻煩了,他們除了少量的寶石,金銀,香料,其他的貨物都比大漢的手工藝品價格高上好幾倍,想要靠這幾樣貨物填滿他們的船艙幾乎不可能。

當初他們就商議了要從天竺運輸人手去南洋的各地諸侯國當中,這一路上他們聯係了三十幾個諸侯國,幾乎每個諸侯國都需要勞動力,在季宇他們抬價下,甚至願意非常1萬錢購買一個天竺勞動力,要是有天竺新娘的話3-5萬錢也不是不能商量,但一定要有眼緣,國人要是看不上,他們是不會付錢的,這些諸侯也不是傻子,擔心天竺商社的人,去天竺動一些歪瓜裂棗來忽悠他們。

所以季宇一聽到這裡有三萬俘虜,驚喜無比,隻要把這些人運到南洋去,上億錢的利潤就到手了,他們都不用組織的人員,隻要走的時候把這些人帶走即可。

張永遲疑的看著季宇幾人,因為他發現連胡亥都要不斷注視他,顯然他們的地位不低。

胡亥對張永說了,成立了天竺商社的事情,並且介紹了季宇他們的身份,以後這座城池就歸天竺商社所有。

張永驚訝道:“朝廷不接受天竺嗎?”

季宇道:“暫時朝廷還沒有這個打算,天竺仍然是化外之地。”

聽到這話張永有點士氣低落了,他想要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可不是想要成為所謂商隊的打手。

胡亥馬上鼓舞道:“朝廷暫時管不過天竺這裡的事情,但隻要我等在天竺的勢力越來越大,朝廷必定會重視的,到時候將軍您的功績必定也會被朝廷矚目。”

王芬道:“你既然連戰連勝,為什麼不趁勝追擊擴大地盤?”

張永苦笑道:“某在天竺隻有上千手下,分兩百多人管理這座城,敢戰之士隻有不到八百人了,這點人手,某豈敢分兵攻占敵人的城池。”

王芬道:“這次我們帶來5000人,其中有3000人是要駐紮在~~~這叫什麼城池?”

張永道:“耽摩粟底城。”

王芬剛剛想要說,但卻發現這個名字異常拗口,他皺著眉頭道:“這什麼名字,一點都不好記,現在這座城市已經歸我們天竺商社了,就應該有一個大漢的名字,這裡處於我大漢以西,做買賣就要安穩,就叫安西城,以後地盤再擴大了就叫安西郡,這多朗朗上口。”

季宇笑道:“安西這個名字不錯,這才有大漢的氣息。”

其他幾位東家也認可了這個名字,什麼耽摩粟底城,既不好記又不好說,安西這個名字就很朗朗上口了。於是天竺商社就把名字定下來了。

王芬繼續道:“兵貴神速,現在我都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敵人隻怕已經招兵買馬了,張將軍,你把你手中的天竺軍交給某,某以這些天竺本土人做前鋒,漢人軍隊為核心主力,消滅這些想要攻占我安西的敵人。”

張永有些遲疑道:“要不還是讓某領兵作戰吧。”

天竺人的戰鬥力他已經知道了,有三千漢人組成軍隊,他有自信可以消滅當初的四方敵人,但他對王芬沒有信心,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想要指揮如臂,那根本是天方夜譚。

當初安西城下的那場大戰雙方都打的稀爛,張永在此之前隻指揮過200人,後麵指揮上千士兵,還勉強可以指揮的動,但指揮上萬人就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那場大戰他隻是把自己的軍隊大致分為前後左右四部,而後他給三部將領下達了大致的命令,餘下的什麼都做不了,想要針對戰場的具體情況來一場精確的打擊,根本不可能,實際上在開戰不久,他就失去了指揮其他三部的能力。

他手下的軍隊各自為戰,這要是在大漢他必敗無疑,隻是天竺人更拉垮一點,在這種各自為戰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被張永的三部手下擊破,當然這一戰也讓張永有自知之明,他明白不是自己能打,而是天竺人太不能打了。

而現在王芬雖然是英國公的管事,但讓這樣一個商賈指揮軍隊,他根本不放心,他倒也不是擔心打不贏而是擔心造成太多的傷亡。

季宇笑道:“王掌櫃可是當年戰國名將王翦之孫,要不是現在大漢無戰事,隻怕現在已經是軍中將校了。”

張永這才恍然大悟,王家是追隨英國公了,將門之後出幾個軍事人才自然是理所應當之事。於是張永就把天竺軍的領導權交給了王芬。

而他則帶著胡亥和季宇這些掌櫃來視察被俘虜的天竺人。

三萬俘虜數量太多了,張永擔心發生暴動,不敢讓這些人進入安西城,而是在城外建立了一個簡單的俘虜營,砍一些木材用簡單的稻草搭一些窩棚,就是這些俘虜們居住的地方了,這些俘虜也沒什麼不滿意的,他們原本的居住環境就是這樣的。

張永從本地首陀羅當中選出上千人作為監工,還駐紮了一支千人的首陀羅大軍震懾這些俘虜,日常這些俘虜就是在監軍的指揮下開墾土地,這些土地開墾出來之後,將會賞賜給那些參軍的天竺士兵。

張永不允許本地居民奴役這些天竺人,但這些支持張永的天竺人,為他打贏了兩場大戰,又不得不獎勵他們,獎勵的方法也很簡單,打一場勝仗,就獎勵參軍的士兵10畝土地。

張永沒有辦法做到精細化獎勵,隻能用這樣簡易的軍功授田製度了,但在這一塊天竺土地上,這還是首創,當土地賞賜出來之後,天竺軍的士兵士氣大振,甚至有不少天竺的士兵和軍官跑到張永麵前詢問,什麼時候反攻敵人。可見隻要是賞賜到位,天竺人也是敢戰的。

張永帶著胡亥等人先巡視俘虜營地情況,這裡的情況基本上是按照大漢的傳統,十個人住一間大的窩棚,所有的窩棚橫平豎直,100人為一屯,千人為一區,萬人為一部,整個俘虜營分成三部,當然為了防止這些俘虜串聯起來,張勇儘量讓幾個不同城市的士兵混聚在一起,同時管理的頭目最多隻能管一百人,出去做事的時候更是有監軍監管他們,儘量不讓他們形成組織。俘虜營裡麵有旱廁,水井,大食堂等公共設施,遠遠的望去倒是有幾分軍營的樣子。

當然此時俘虜營當中沒有多少人,隻有幾個中暑的俘虜,打掃營地的俘虜和做飯的夥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