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殷洲現狀與無效內卷(2 / 2)

最重要的是這批鉀肥也成為了輸入大漢最重要的原材料,當年就向大漢輸入了一百萬石,曹性賺了幾千萬錢,這些錢基本都是純利潤。成本不過是讓上千號人不斷的挖礦而已,大漢的船長不想浪費自己的倉位,一般都會到曹性的諸侯國購買硝石。

可以這樣說鉀肥的價格雖然沒有白銀貴,但曹性賺的錢卻未必輸給這些有銀礦的諸侯。

同時南殷洲也有人找到了新的特產,就是橡膠,龐源直接在一片橡膠林附近,建立了自己的諸侯國,他在當地吸納土著,然後用這些土著幫他割膠。

每年能向大漢輸入10萬桶橡膠,這些橡膠可以給龐源帶來兩億錢的財富,關鍵是龐源不但賣橡膠,還賣橡膠樹種子和橡膠樹苗。

從大漢進入工業化開始,對各種膠類物質的需求就是迅猛增長,大漢本土有杜仲加個橡膠原,還有什麼牛膠,馬膠,魚膠,總之一切可以做膠的物品都是價格極其高的。像大漢的杜仲膠,一石的價格就超過了3000錢,就這樣還有價無市,大漢的各大機械廠都不斷搶奪這些膠源。

而橡膠的出現打亂了大漢膠類市場,一是橡膠樹的產量比杜仲膠高十幾倍,二是龐源的橡膠經紀園幾乎不要成本,它們就是天然生長出來的橡膠樹,隻要收割即可。

這就導致了新大陸的橡膠即便是經過了幾萬裡的海路,成本依然比杜仲膠的價格還要低。

更重要的是大漢的各大種植園和種植杜仲膠的諸侯國,能清晰的感受到橡膠對他們的杜仲江碾壓式的成本優勢,十幾倍產能優勢,想追都追不上。

麵對這種打不過的情況下,大漢的各大諸侯國和經濟作物主,他們果斷的選擇拋棄杜仲膠,擁抱橡膠樹,於是在南洋,在江南,各大諸侯國和各大經濟作物,都像龐源下了橡膠種子和樹苗訂單。

而龐源給出的價格則是一粒種子百錢,一株活的到大漢的橡膠樹苗三千錢,這哪裡是賣橡膠樹種子,這簡直是在賣金子。

但就是這樣離譜的價格,大漢的各大諸侯國依然是瘋搶龐源的橡膠種子,沒辦法,誰讓人家做的是獨門生意,就這些種子和橡膠樹苗,再次給龐源帶來了上億錢的財富,而他付出的成本不過是找一些土著在橡膠樹下收集種子,去野外挖一些小樹苗裝到木桶裡帶到大漢去。

上麵兩個都是比較成功的諸侯國,即便是沒找到金銀礦,他們靠著本地的特產依然發展的風生水起,諸侯國人已經上萬,被教化的土著也有好幾萬,可以說整個諸侯國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但這樣的諸侯國隻是少數,大部分來新大陸的諸侯國,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金礦,找銀礦,偏偏新大陸的金銀礦還真是很多,到現在已經被這些諸侯找到了十幾個金銀礦,這些金銀礦產量或高或低,但每一個都不是大漢本土可以比的。

要開礦就需要人手,要建設諸侯國也需要人手,一個大漢的百姓從臨淄運輸到新大陸要花費兩三萬錢,到現在這批在新大陸的諸侯國隻有幾千國民,去往新大陸的船倉有限,每年能運載的百姓也就兩三萬了,在分到幾十個諸侯國當中,每家就隻能分個幾百人了。

大漢的這些諸侯很自然的就把目光盯向了瑪雅國了,不要看人家隻是個原始的城邦,但零零散散的算起來這片地區有幾百萬的百姓,這不就是天然的人礦。

所以大漢的諸侯為了節省成本,那是在瑪雅國招攬百姓,甚至他們乾脆和瑪雅城邦的大部落酋長和城主聯姻,直接把這些人拉出瑪雅國的體係當中。

瑪雅本就是分封製的原始國家,那些部落酋長和城主本就有很大的權利,在被大漢的諸侯挑撥,整個瑪雅國有被瓦解的趨勢。

瑪雅的老國王沒有坐以待斃,他本打算教訓一頓這些外來人,經過了幾年的交流,瑪雅的貴族也明白,這些外來人根本不是什麼天神,隻是另外一個大陸的人而已,我這幾年的交流下來,瑪雅國也有些鐵器,武器也有了很明顯的改進,這讓瑪雅王覺得自己有實力教訓他們。

但瑪雅王想要戰鬥正和大漢這些諸侯的心意,以前隻能偷偷摸摸的搜刮瑪雅的百姓,現在都打仗了,都撕破臉了,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掠奪瑪雅的百姓。

大漢在中殷州的諸侯組建了上萬諸侯聯軍,直接擊潰了瑪雅王的3萬大軍,而後諸侯聯軍一路追擊包圍了瑪雅都城,要不是有徐愛民的調和,瑪雅國隻怕會煙消雲散。

此戰戰敗之後,老瑪雅王被迫退位,由徐愛民送到大漢本土去了,新的瑪雅王者由穀雨王子接任,同時徐愛民也幫馬雅國保留了5座城市,但從此之後,本來有幾百萬國民的瑪雅國,減少到隻有原本的十分之一,大量的城邦脫離了瑪雅國的統治,變成了那些大漢諸侯國的城池。

而大漢的這些諸侯國瞬間完成了蛇吞象,原本隻有幾千人,上萬人的小諸侯國,人口瞬間擴張了十倍,再也不缺少挖礦的人力了,而且也有人手發展農業,牧業,手工業等其他行業,比起站前向礦場的諸侯國,現在他們終於有幾分正常的樣子。

但有道是福禍相依,吞並瑪雅國大量的城邦之後,這些諸侯國快速擴張,挖礦煉礦也不缺人手,白銀,黃金的產量快速提升,但很快大漢的這些諸侯就發現自己雖然挖礦挖的更多了,但好像根本沒賺到錢。

去年從新大陸輸入到大漢的白銀超過了120萬斤,黃金也超過了七萬金,這是新大陸向大漢輸送貴金屬最多的一年。

如此龐大的白銀數量連徐愛民都嚇到了。他不是一點經濟常識都沒有的小白,知道金銀在大漢可以充當錢幣使用,如此大量的白銀流入大漢的話,必定會影響大漢的經濟。

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多慮了,這麼多白銀輸入到大漢是有影響,但對大漢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徐凡用紙幣取代了金銀在錢幣上的位置,大漢大額交易基本上用紙幣,仍然在流通的貴金屬貨幣隻剩下銅。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必然的事情,封建時代華夏文明因為生產力先進,缺乏錢貴金屬作為等價物的曆史長達上千年時間,用後世的經濟術語來說,華夏的上千年時間一直處於經濟通縮的狀態當中。

而現在大漢有徐凡這個外掛,生產效率更是幾十倍的提升,要是還用貴金屬做貨幣,那通貨緊縮簡直不敢想象,使用紙幣維持經濟運作那是必然的趨勢。

所以新大陸的黃金白銀輸入到大漢,對大漢唯一的影響就是,大漢的經濟得到了一塊有支付能力的龐大市場,現在大漢每年往新大陸輸送價值上百億的貨物,同時新大陸也向大漢每年輸送價值上百億的貨物,這反而極大的促進了大漢產業的發展。

但對大漢沒有影響並不代表對新大陸的諸侯國沒有影響,白銀在沒辦法充當錢幣的情況下,隻能為奢侈品和裝飾品流通,這市場就大為減少了,如此天量的白銀湧入大漢市場,導致大漢白銀的價格一年一個樣,最開始一斤白銀還能值3000錢,前年隻能值2000錢上下,而去年一斤白銀的價格已經跌到了上千錢附近。

這種一泄千裡的白銀價格,讓大漢的這些諸侯國哀嚎不已,他們的財富瞬間縮水到隻有原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們挖掘白銀的數量越多,白銀的價格會下降的越快。

這還有天理嗎,他們越努力的挖礦,越努力的煉製白銀,收入反而下降了。而且未來可見的收入會繼續下降,那他們這樣努力的挖礦還有什麼意義?

於是大漢那些有白銀礦的諸侯聯合起來了,今年挖礦的人手減少了一倍多,同時開始限製白銀的輸入量,把更多的人手加入到建設諸侯國當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