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對陛下的評價如此高,這並非陛下一人之功,而是時代造英雄!我漢家人從北宋亡開始,南北分裂已經數百年了……
這數百年中,異族一茬一茬地在北方肆虐,漢人在異族的統治下已經逐漸忘卻了先祖的傳承,北方的漢家兒郎,許多人已視南人為異族,尤其是蒙古人統治的八十年裡,
人分四等,漢人就分了兩等,北人不把南人當成同族,同室操戈……
當今聖上,就是順應時代終結這場悲劇而誕生的明主,他也許有很多缺點,但曆史功績,誰也不能否定!
在陛下的帶領之下,我大明的北伐之戰,就是承載漢家英烈夙願正義之師!
任何阻擋這場曆史洪流者,皆是罪人,他孔克堅算個什麼東西?彆說他,就是至聖先師孔子站在我大明北伐軍之前,他也是漢奸!”
張異說到最後,情緒已經不免激動。
身為後世之人,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場戰爭的意義。
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文化認同同樣如此,華夏北方丟了數百年,關於漢族的民族認同早就已經分崩離析。
沒有大明續上漢家傳承,也許後世就沒有漢族這個概念了。
時代造英雄,既然時代選擇了朱元璋,那他就是張異心中的明主。
張異在彆人眼中,一直是個熊孩子,也有他自私自利的一麵,可是如今見他激動,慷慨陳詞,朱標也被震撼了。
他從來沒有跳出王朝興替的角度,去思索這場戰爭。
張異為他打開了思路,他的熱血,也跟著沸騰起來。
原來,父皇這麼了不起?
朱標從小就被朱元璋當成皇帝培養,時時帶在身邊,更給他安排了最好的老師去指導他。
他生命的意義,就是從父親手中接過這個徐徐向上的帝國,然後好好的傳承下去。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當能獨立思索的時候,他對於如何治天下,也有他的想法。
就如對待衍聖公這件事上,他覺得父皇做得太過,隻是因為孝心,他並不會反駁父皇。
隻是剛剛擁有獨立意識的他,在朱元璋那裡得不到認可,總不免會想從彆處尋來認同。
可是張異一番話,他不但求不到認同,自己也要被說服了。
衍聖公,是至聖先師的子孫,是讀書人心目中的圖騰。
他並不反對父親敲打衍聖公,隻是覺得朱元璋要進行的手段,太過偏激!
但如今想起來,他竟然也覺得,孔克堅有點活該。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
“曆史洪流,正義之師……?”
當這些概念在朱標腦海中形成的時候,那個在前朝大勢已去,卻還舍不得過往榮華而左右搖擺的衍聖公似乎有那麼一點可惡了。
可是朱標還是堅持:
“我承認這代衍聖公有那麼一點,但陛下的處理方式還是過於偏激,畢竟,他是至聖先師,天下士子也會有怨言……”
“切!”
張異很不禮貌打斷了朱標的話:
“大哥你讀書讀傻了,我敢說朝中那些士子心裡也是站在皇上這一邊的!”
“啊!”
朱標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