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瑤聞言,接過錦盒走過來:“世子誤會了,是大姐姐方才說喜歡這枚簪子,所以我才下場的。”
這番話一出,陸重華心裡又疼惜她一分。
她是庶女,家中尊卑分明,平日裡定受了不少委屈,連一枚簪子都不敢拿。
“你不必替她周全,也不用讓著她。”
讓?
孟婉寧被氣笑了。
“世子所言荒謬,我下場,隻是想問問諸位,我大周科舉考題,是否識幾個大字便能榜上有名?如若這樣,這一甲子功名,也太虛有其表了些。”
“笑話!”有人站了出來:“姑娘也太不把我等考生放在眼裡。”
“是嗎?”孟婉寧反問:“那我且問問,這題破在何處,解在哪裡?”
孟清瑤想拉住她的手:“大姐姐彆動氣,這簪子我不會拿的。”
孟婉寧後退一步,裙擺迎風垂落。
她看向高台上那試題卷軸。
“大周太和三十六年,北疆暴亂,驍武軍全軍覆沒,先帝驟聞噩耗,一病不起,國無重將下,先皇後請命禦駕親征,此時,文臣連番上奏,女子帶兵,滑天下之大稽,違禮法所不容,必要誓死明誌,保我大周百年社稷。”
“一日後,先皇後一封軍令狀震響朝堂,狀上言,此次親征,是保軍心,撫民意,家國有難,女子也不能獨善其身,雖乾坤陰陽有定法,但國危矣,爾等自當齊心協力,共禦外敵!”
她嗓音平靜,眼眸中,傲骨天成。
“北疆之禍,綿延數載,記憶猶新,可如今,大周國政之下,舊例依舊重文輕武,亦如當年先皇後親征,文為尊,武為卑,此乃破題之法,乃國政,乃社稷,並非男子女子之間雲雲淺見,空有其表。”
三句話。
如雷入耳,讓所有人盼然醒悟!
策問,考的是國政,講的是社稷。
方才誤導之下,他們根本沒有細想,如今孟婉寧的話,彷佛如雷灌頂!
“那依姑娘所言,難道武為尊,文為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