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遇李白》全本免費閱讀 []
(一)
在大唐,送彆詩多以纏綿傷感為主。但有一個人,把送彆詩寫成了“勵誌詩”。全篇不寫離愁彆緒,而是在滿懷激情地慰藉中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
你猜對了嗎?就是這首《彆董大二首·其一》: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董大是誰?據考就是董庭蘭,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是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音樂家。他少年時並不肯讀書,到處遊蕩,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討飯。直到五十歲,方才歸正,努力讀書,學做詩人。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兩曲,就是他的作品。
當時,董庭蘭是吏部尚書房琯的門客,因房琯被貶,而不得不離開長安。後高適與董庭蘭在睢陽短暫相聚,離彆之時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送彆詩中常見的那種淒清纏綿,而是飽含了詩人出自肺腑的慷慨贈言。
高適,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齊名,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豪邁,多表現盛唐時期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高適性格豪爽正直,常縱酒馳獵,並以古之大將軍自詡,狂狷之氣不亞李白,《彆董大》便足以見其風采。
高適早年曾遊曆長安,後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後,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
與李杜不同的是,在安史之亂中,高適是力挽狂瀾的那一位。
天寶八年(749年),高適進士及第,授封丘縣尉。投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後拜左拾遺,轉監察禦史,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天寶十五年(756年),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擢諫議大夫。出任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李璘叛亂。討伐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廣德二年(764年),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冊封渤海縣侯。
《舊唐書》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他成為了唐代曆史上僅有的因軍功而至封侯的詩人!
套用現在一句話,高適是把自己守邊戍國的理想與實踐結合起來了。正因為如此,其邊塞詩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詩中劍氣和豪氣,不遜李白,還多了李白所不具備的雄氣。
正如評價所雲:高適寫邊塞,蒼茫而不淒涼,賦送彆,荒渺而不淒切,皆脫前人窠臼,開一代詩風,其詩又以厚重深沉著稱,擅長古風,所寫邊塞詩在冰寒之中包含著熱力,在荒涼之中蘊涵著活力,是邊塞詩派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如果給高適一句話,我願意這樣說:“武彰文氣,詩因武雄”。
(二)
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高適感慨很深,因此寫下他的“第一大篇”《燕歌行》。
它成為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實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開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
可見高適對東北邊塞的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
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