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白雲猶似漢時秋(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2808 字 9個月前

在這首《虢州後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中,岑參感慨,經過安史之亂,開元盛世景象已然一去不返。當時的盛世多麼生機勃勃!如今呢,國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百姓該如何自保?

“錯料一生事,蹉跎今白頭。縱橫皆失計,妻子也堪羞。明主雖然棄,丹心亦未休。愁來無去處,隻上郡西樓。”這首《題虢州西樓》,則更加悲觀了。

“關樹晚蒼蒼,長安近夕陽。回風醒彆酒,細雨濕行裝。**戰邊塵黑,防秋塞草黃。知君市駿馬,不是學燕王。”《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五言律詩是送彆之作,寫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題材:送同僚入京買馬。前兩聯寫景,巧妙把環境與送彆自然聯係起來,意境頗為彆致;頷聯轉寫此行意義,表明詩人心係邊塞;尾聯點明“市馬”,並聯想到“燕昭市駿”,隱含無人賞拔之義。

岑參在這一階段所創作的寫景詩,已經褪去了邊塞寫景詩中的雄渾激昂之氣而與其早年的清麗風格對接,大多通過清麗山水抒寫清新恬靜的境界,同時也包含了岑參諸多的心酸和無奈。

如果說,岑參早年隱居嵩陽的寫景詩是感性山水的快意直抒,在虢州的寫景詩就是理性山水裡的苦悶訴求。

之後,岑參在陝州做過掌**,又回長安任祠禮員外郎、考功員外郎、虞部郎中。

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岑參被貶為嘉州刺史。郎官為京官,嘉州在邊遠蜀地,嘉州刺史為外官,這就虧大了。

岑參與少尹成賁一同自長安前往成都。十二月,二人行至梁州(今陝西漢中市),因成都政局紛亂滯留。

兩個月前,永泰元年十月,劍南西川兵馬使崔旰占據成都,殺死節度使郭英乂,並自稱節度留後。邛州衙將柏貞節、瀘州衙將楊子琳、劍州衙將李昌巙則起兵討伐崔旰,蜀地局勢一片混亂。

大曆元年(766年)二月,代宗命杜鴻漸兼任山南西道劍南東川等道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赴西川平亂。杜鴻漸表岑參為職方郎中,兼殿中侍禦使,岑參遂入其幕府。

初夏,岑參自梁州前往利州益昌(今四川廣元市)與杜鴻漸會合,於四月到達利州益昌(今四川廣元市)。從益昌繼續進發時,杜鴻漸寫了一首《發益昌》的詩,岑參作《奉和杜相公發益昌》:“相公臨戎彆帝京,擁麾持節遠橫行。朝登劍閣雲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萬朵迎征蓋,川柳萬條拂去旌。暫到蜀城應計日,須知明主待持衡。”

六月,他們入劍門關,七月抵達成都。到了成都,杜鴻漸畏懼崔旰兵勢,不敢問罪,反而請求朝廷授崔旰為節度使。當時正好趕上吐蕃入侵,關中混亂。代宗無奈,隻得授崔旰為西川行軍司馬,又授柏貞節、楊子琳為刺史,讓他們罷兵歸鎮。

大曆二年(767年),杜鴻漸請求入朝,並推薦崔旰為西川兵馬留後。不久,代宗召杜鴻漸回京,又任命崔旰為成都尹、劍南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