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園囿發展為古典園林,到達全盛,私家園林、皇家園林紛紛興起。隋煬帝大興土木,建造園林,殿堂樓觀,窮極華麗。
唐築建禁苑、翠微苑等。武則天稱帝後,廣建宮苑,最著名要數萬安山興泰宮了。武三思在苑內設置了球場,是在園中最早設置運動場的一個。肅宗時期,王維辭官隱居藍田縣輞川,建富自然之趣,也不失詩情畫意的輞川彆業。
一天,吳王要送彆一個友人杜秀才進京趕考,也約上李白和我一起來送行。李白作了一首贈彆詩《同吳王送杜秀才赴舉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許回也賢。
暫彆廬江守,將遊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煙。
欲折一枝桂,還來雁沼前。
李白在詩中對杜秀才說:“杜秀才風度翩翩,吳王說你像顏回一樣賢良。此次你暫彆廬江郡守,將遠赴長安趕考。秋天的大蜀山在落日的餘暉中格外絢麗,肥水也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煙靄。希望你此去一舉折桂,回來和吳王一起再遊雁沼。”
李白一生都不忘仕途,為何沒有想過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倒是大方寫詩鼓勵杜秀才趕考。
“先生羨慕杜秀才吧?不知當初您為何沒參加科舉?”我問。
“未來人,太白非不為也,是不能也!”李白感歎。
原來,唐朝科舉的考生來源有二:由學館薦送的稱做生徒,由州縣薦送的稱做鄉貢。生徒要求比較嚴格,一般是官員子弟。鄉貢一般多是寒門子弟,從縣級開始選拔,再到州、府,州府再組織考試,最後選取若乾人報到長安。
但是,成為鄉貢一個最起碼的條件是要有“譜牒”,就是要有證明家世身份的文件。而李白恰恰連這基本條件都達不到。
範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文》稱,李白“絕嗣之家,難求譜牒”,“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說明戶部沒有李白家族的記錄,李白是沒有譜牒文書的。
為何李白沒有譜牒文書呢?碑文中講“神龍初,潛還廣漢”,也就是說李白家族從中亞遷回,並沒有征得政府的同意,屬於“偷渡者”。
因此,李白這麼一個家無“譜牒”,甚至連父親、祖父名字也說不清楚的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
退一步說,即便李白家有“譜牒”,他也沒有資格應試。大唐規定“工商之家,不得預於士。”商人家的孩子都不能入仕,也就彆提科舉考試。而李白的父親就是一個商人。
不僅李白自己沒能參加科舉考試,甚至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沒能參加科舉。
李白在廬州隻待了幾個月,年底返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