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古今七言律第一(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2281 字 9個月前

詩末“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詩人雖顛沛流離,但始終不忘國事。

《昔遊》(昔者與高李)專憶與高適、李白遊宋、齊的快樂時光。《昔遊》(昔謁華蓋君),回憶了當年遊梁宋、齊魯時入山求仙訪道的經過。

杜甫不僅為自己立傳,還寫下了著名的《八哀詩》,為他人立傳。懷念已故的司空王思禮,司徒李光弼,左仆射鄭國公嚴武,太子太師汝陽郡王李璡,秘書監李邕,秘書少監蘇源明,台州司戶鄭虔,右仆射相國張九齡。或歌頌其武功,或歎其蒙恨而亡,或痛惜其英年早逝,或讚揚其熱情而忠信,或悲其才高而被害,或褒其品格高潔,或同情其負屈含冤,或哀賢相之亡。首首感情深摯。這些詩不但可以看見八個人遭遇,也可以見出時代變遷。

他以詩代簡。《簡吳郎司法》,在唐代,州府各有司法參軍事。他給吳司法寫信:“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騎安置瀼西頭。古堂本買藉疏豁,借汝遷居停宴遊。雲石熒熒高葉曙,風江颯颯亂帆秋。卻為姻婭過逢地,許坐曾軒數散愁。”

《又呈吳郎》,以七律代書簡訴求生活瑣事,勸吳郎對貧婦要親近,讓她來打棗子,不要插籬。反映了當時戰亂不息、誅求無厭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和詩人悲天憫人的儒家情懷。此詩實際上是詩人運用七律的形式表現了新題樂府的內容。

在夔州,杜甫組詩和鴻篇巨製增多。

杜甫來夔州前,創作律、古組詩五首以上的十二篇,絕句五首以上的四篇。杜甫來夔州後,創作律、古組詩五首以上的七篇,絕句五首以上的五篇,數量為來夔州前的四分之三。

五古《八哀詩》,計四百六十六句,懷念故人,追思賢能;七絕《夔州歌十絕句》,繪夔州風光,為文人竹枝詞的開山;七絕《解悶十二首》,敘夔州風情,談作詩體會;七律《諸將五首》,指點江山,評論時事;七律《秋興八首》,以“望長安,思故國”為主旨,將往事與現實結合;七律《詠懷古跡五首》,懷念庾信、宋玉、劉備、諸葛亮、王昭君,“為古人寫照,一腔血悃,萬遍**”;《承聞河北節度入朝口號十二首》,心係國家安危和人民憂樂;五絕《複愁十二首》,寫眼前景,抒家國憂;《九日五首》(七律一首,五律二首,五排二首),思親人,懷舊友;五律《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申遷居之故,懷國家之憂;五律《秋野五首》,記秋野景象,興留滯之感;《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聞官軍擊破吐蕃,喜不自勝。儘皆縱情揮灑,逞其才情。《諸將五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為杜詩代表作。

“五排”創詩歌史絕唱。杜甫來夔州前,創作了五排四十韻、五十韻各一首。而到夔州後,則創作了五排三首:《夔州抒懷四十韻》、《寄峽州劉伯華四十韻》和《秋日夔府詠懷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其五排《秋日夔府詠懷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寫景記事、勸勉友人、憂時傷亂,吐一腔血悃;感情沉鬱,詞氣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