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中巴之東巴東山(1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2529 字 9個月前

《穿越遇李白》全本免費閱讀 []

杜甫夔州詩,手法變化多端。

杜甫作為一位敢於探索、突破常規的詩人,到了晚年,由於見多識廣,藝術純熟,經驗豐富,感受深刻,杜甫在詩歌創作上既能突破尋常法度,信手拈來,隨意揮灑,又能裁剪得當,內涵豐富。

“晚年漸於詩律細”,是杜甫對其夔州律詩的客觀總結。在沉鬱風格的基調上,杜甫的創作又呈現多樣化的風采:或雄渾,或悲壯,或奔放,或瑰麗,或質樸,或古簡,或輕靈,無不達於勝境。

五律如《洞房》、《宿昔》、《能畫》、《鬥雞》、《曆曆》、《洛陽》、《驪山》、《提封》八首和前舉的《鸚鵡》等八首詠物詩,或因事詠史,或藉物寓言,莫不揮灑自如又不違格律,鉛華洗儘卻更見純真。

五古大都寫得**恣肆。如《客堂》、《課伐木》、《種萵苣》、《雷》、《火》等,寫得很散漫,在日常生活的描述中生活的真意。其中《八哀詩》,王嗣奭說:“此八公傳也,而以韻記之,公乃創格。詩史非虛稱矣。”

七古如《縛雞行》、《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前苦寒行二首》、《後苦寒行二首》等,生活氣息也很濃,誦之仿佛見老杜的身影。《**行》氣勢磅礴,《觀公孫大娘弟子舞》撫事慷慨而詞氣縱橫,皆臻老境卻無頹喪之病,很是難得。

絕句更趨自由。如《三絕句》中“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聞道**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都寫得極其自由而且口語程度很高,顯示了杜甫老年時在藝術上不拘繩墨,揮灑自如之妙。

《壯遊》《八哀詩》等開創了以詩立傳的先河;《夔州歌十絕句》首創竹枝新體。

杜甫還創造了“俳諧體”,“口號”體。

俳諧,意謂如俳優(演員)那樣詼諧。俳諧體,詩的一種體裁,內容多以遊戲取笑為主。

《戲作俳諧體遣悶二首》詩曰:“異俗籲可怪,斯人難並居。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舊識能為態,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鑿,隻有不關渠”(其一),“西曆青羌阪,南留白帝城。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瓦卜傳神語,佘田費火耕。是非何處論?高枕笑浮生”(其二)。詼諧中,杜甫對夔州當時的風土習俗作了珍貴的記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