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遇李白》全本免費閱讀 []
七年前,也就是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五十四歲的詩人李白送彆好友魏萬歸隱故鄉王屋山,李白留下《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一詩:
“逸興滿**,飄颻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看罷錢塘江大潮,魏萬便自今天的濱江西興乘舟往東又折向南而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清晰地勾畫出了一條遊曆之路。在浙東,沿水路上溯,水儘登山而歌,是何等愜意。
李樟亭、海門、耶溪、剡、曹娥碑、四明、國清、靈溪、華頂、石梁……這些是《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的地理關鍵詞,勾勒出唐人在浙江的遊曆之路——
“從杭州渡錢塘江,至西陵,入浙東運河到越州;遊覽若耶溪、鏡湖,經曹娥江,到剡中,登天台山;遊曆赤城、華頂、石梁、國清寺,入始豐溪,至臨海;轉入靈江,往黃岩,曆溫嶠,到永嘉,訪孤嶼;上溯甌江,至青田石門;再上溯好溪,遊縉雲鼎湖;由梅花橋翻山,入雙溪,下武義江,到金華;上八詠樓,入蘭溪江,至新安江口;轉入富春江,詣嚴光瀨;順流而下,入錢塘江,從杭州前往吳都。”
這條由李白描繪出來的古道,是一條帶圓形的線路。限於當時的條件,真正走完的詩人不多魏萬與孟浩然基本走完了全程。
劉長卿也打算沿著這條由李白描繪出來的古道走走。
在《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過法崇禪師故居》詩中,他說:
“山僧候穀口,石路拂莓苔。
深入泉源去,遙從樹杪回。
香隨青靄散,鐘過白雲來。
野雪空齋掩,山風古殿開。
桂寒知自發,鬆老問誰栽。
惆悵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在《重送道標上人》詩中,他說:
“衡陽千裡去人稀,遙逐孤雲入翠微。
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無路若為歸。”
一次,劉長卿在烏程開元寺(今浙江湖州)與詩人李嘉佑等名士暢談詩文,女道士李季蘭也在場。
李嘉佑,字從一,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年)進士,授秘書正字。李嘉佑是中唐肅、代宗兩朝時期的才子。李嘉佑因罪被謫饒州,後遇赦,被酌情調遷回近一些的江陰令,這稱為“量移”。上元中,李嘉佑出為台州刺史。大曆中,又為袁州刺史。與李白、劉長卿、錢起、皇甫曾和皎然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