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空儘日以遲留(1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2121 字 9個月前

《穿越遇李白》全本免費閱讀 []

在詩文創作上,韓愈一向主張要“陳言務去”,反對陳詞濫調,提出要以創新代替陳言。

他認為,作詩要大膽想象,主張為詩要奇、險、怪,達到標新立異,成一家的效果。

韓愈險怪詩的大量創作開始於被貶陽山以後,是貶謫陽山將韓愈的險怪詩創作推向**。

詩文的創作離不開物象的描摹,“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而物象的獲得又不是憑空的,而是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總是或多或少會浸透著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而根據詩文中物象的選擇,也可以窺視當時作者的性格、理想和誌趣。

對比在京師時的詩文中昂揚向上、朝氣蓬勃的物象的選擇,當韓愈身處陽山時,詩文創作中的物象變得奇崛而險怪,“瘴”“鱷”“雷”“蛇”“颶風”“惡水”“險山”這一類的物象多次出現,突出了在陽山所遭受的淒苦和苦厄。

在《送區冊序》一文中,陽山完全成了一個危險重重的蠻荒之地,“石劍”這一獨特的比喻,讓人聯想到劍戟,石山如“劍”一般的形狀,倒映在江水之中,水鏡涵劍,潛藏著巨大的危險,這種比喻不僅僅給人“高”而“青”的視覺效果,也讓人能夠窺探到韓愈恐懼彷徨的內心。

韓愈在謫陽山前十九年為世人所知的詩隻有59首,其中險怪詩隻占6首。韓愈於貞元二十年抵達陽山,元和元年重返長安。在這三年的時間裡,有62首詩,險怪詩23首。三年之間的險怪詩,比韓愈謫陽之前的十九年時間內創作的險怪詩還要多。

由於遠離中原,在唐朝時期的陽山百姓過著半狩獵半耕作的生活,生產方式落後,韓愈將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農耕技術傳給陽山人民,勸課農桑,重視水利,改良農作物品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