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終生為喪妻失子而難以釋懷。他把對亡妻的深切思念,化作了筆端的《亡妻宏農楊氏誌》,緬懷了楊氏的賢良淑德:“坤德柔順,婦道肅雍。惟若人兮,婉娩淑姿。鏘翔令容,委窮塵兮。佳城鬱鬱,閉白日兮。之死同穴,歸此室兮。”
對妻子的死,他哀痛不亦,發願要“之死同穴”。這種喪妻之情情一直伴隨柳宗元一生。
盛年喪妻,人生況味,柳宗元早早地品嘗人世的無常。
自楊氏死至永貞年,六年間柳宗元沒有續娶,後來遭貶到死也沒再正式婚配。
唐代文人一般過著浪漫的生活,狎妓飲灑與賦詩作文,並行不悖,社會上也不以為怪。柳宗元對生活所持態度與時尚有所不同。如果說他生活中有什麼愛好,那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和交友。
柳宗元年少時養成的好學和博學習慣,成年後更是如此。三十歲的柳宗元,已經是在朝廷做了好幾年官的人,還與他的朋友劉禹錫、韓泰一起,興致勃勃去聽那時著名的詩經專家講學。
三十三歲那年,柳宗元正從事**革新活動,官至禮部員外郎,政務非常繁忙。在這種情況下,還拜陸贄為老師。年邁的陸贄,為他抱病講解《春秋》,表揚柳宗元學習進步很快。
這時的柳宗元,在長安文壇上已經享有聲譽,青年文人對他趨之若騖,可是遇到了比自己高明的人,仍是不忘虛心學習。柳宗元的許多青年朋友,如劉禹錫、呂溫、韓愈、崔群等,這時候也都先後通過科舉步入政界。劉禹錫、呂溫、崔群三人都比他長一歲,韓愈比他長五歲。這些人後來都是曆史上的名人,當年作為時代青年的俊傑,相會在長安。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登進士第,因而他們有同年之誼。
接著,劉禹錫又順利地通過了吏部的考試,在長安東宮做了兩年太子校書。後因遇上父親病故,不得不南奔揚州。
在柳宗元調藍田尉那一年,劉禹錫從揚州回到長安,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這時他與柳宗元又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