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打仗?我也去!(2 / 2)

“東西是好東西,就是蓋出來的房子不甚好看。”蘇頌覺得這些四四方方的建築毫無美感,簡直太彆扭了。

“學校麼,早些讓學生們有地方上課才是正理,至於好看不好看暫且顧不得這麼多了;而且後麵還有大片土地,等這些改好了,明仲就可以好好琢磨接下來的房子該怎麼修才好看了!”沈隆倒是挺好奇的,像李誡這種頂尖的傳統建築師,用上水泥、玻璃之後能造出什麼樣的建築來。

這個理由讓眾人一時無話可說,然後沈隆又帶著他們去外麵,親手給他們演示了一番磚混結構的房屋是如何修建的,他要先教會李誡和他的徒弟們,然後這些人再教授給普通工人,等他們都學會了才能正式開始蓋房子。

李誡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們這些蓋房子的匠人拜的祖師爺是魯班,而魯班可沒用過水泥、玻璃,要是自己能整理出一套相關的建築方法,豈不是也可以想魯班一樣名流後世了?

因此,他比誰乾得都起勁,每天早早帶著徒弟過來,半天學習理論知識,半天進行實際操作,晚上還點燈複習白天的收獲。

磚混結構的房子蓋起來不難,沈隆老家農村蓋房子都是幾家壯勞力湊到一起,買些水泥紅磚鋼筋就直接開始乾,像李誡這般建築天才沒花多少時間就學會了。

然後帶著徒弟以及大批工人開始修建整座校舍,沈隆則一邊和蘇頌、衛樸、賈憲他們準備教材,一邊和王雱一起招生。

他招收學生的時候比較傾向於商人家的、工匠家的孩子,不太喜歡書香門第的孩子,不過真正書香門第出身的人也不會來他這,他可是清清楚楚說了,這所學堂並不教授科舉要用的那些學識。

時間過得很快,校舍建好了,第一批學生也招收齊了,沈隆和蘇頌、賈憲等人開始按照製定出來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並展開一些研究活動。

而在朝堂上,也有了不小的變化,章惇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愣是把這件事兒給辦成了,從倭國手裡拿到了佐渡島,大宋已經派出船隊登島,開始修建定居點,準備開采黃金。

王安石也像曆史中那樣,宣麻拜相,被趙頊任命為參知政事,開始主持變法改革,王安石並沒有像曆史中那樣進行改革,而是聽從沈隆的意見,先從推廣高產作物和開發湖廣為主,暫時沒有受到太大攻擊。

王韶也見到了趙頊,王韶獻上修改過的《平戎策》,趙頊看了大喜,立刻任命王韶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讓他去陝西準備收複河湟二州。

王韶臨行前,來到學校向沈隆告辭,沈隆這段時間一直在學校,覺得有些憋悶,在加上學校現在已經上了正軌,不用他天天盯著了,於是馬上說道,“哦?那不如我和子純一起去西北好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