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鬆齡在元寶鎮呆了半個月,他和朱傳武幾乎天天泡在軍營裡,要麼領兵訓練,要麼和沈隆探討東北局勢,沈隆對東北乃至整個東亞局勢的清晰剖析讓郭鬆齡佩服不已,隻是有些奇怪,他朱傳文也沒去過外國、沒進過洋學堂,怎麼對這些事兒這麼熟悉?
半個月之後,沈隆跟著他倆一起南下奉天,開始到處走門路籌劃這件事兒,沈隆在元寶鎮乾得不錯,先前幫忙的人臉上也有光,這次辦起事兒來就更加妥帖了,再加上沈隆銀子送的足,說話又好聽,衙門裡的人就差拍著胸脯保證了。
回到元寶鎮過了個年,沒多久徐世昌就到東北上任了,履任之後沒多久,徐世昌就開始籌劃清繳洮南和通遼一代的巨匪,可東北如今的官兵不頂用,於是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巡防營,然後在衙門中人的推薦之下,沈隆和張作霖同時進入他的視野。
張作霖原本就在遼西混,熟悉當地的形勢,手下人馬也不少,這個是徐世昌早就知道的,他原本也有意讓張作霖負責這件事兒,朱傳文這個名字卻沒聽說過,於是馬上安排人去打聽,打聽的結果讓徐世昌喜出望外。
元寶鎮巡防營的戰功堆了厚厚一摞,手下親赴元寶鎮的調查結果也讓徐世昌很是滿意,這個朱傳文不僅能打,還能約束手下士兵不騷擾周圍百姓,更難得是竟然還會辦學,相較而言,那個老疙瘩就有些草莽了。
徐世昌將張作霖和沈隆叫到奉天,各自談了一回,徐世昌就越發覺得這個朱傳文是大才,他不僅懂得打仗,和他說起儒家經典來也頭頭是道,要是他能有個功名,說不得徐世昌就要馬上保舉他了。
“傳文啊,可惜你手下的兵力有點少,想掃平這幾股匪患,沒個三五千人恐怕不行,所以這事兒還得你和雨亭配合著來。”徐世昌做出決定,“這樣好了,到時候你領兵從元寶鎮出發,堵住北邊,張雨亭從南邊進軍,你們二人兩麵夾擊。”
這兩股人要是合到一起,反而容易引發矛盾,還不如讓他們各自為戰,“你這邊兵力少了點,要不我再從其它地方給你撥些?還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聽說洮南的孫烈臣熟悉當地地形,如果他能幫我就再好不過了。”沈隆趁機挖了老疙瘩的人,日後孫烈臣可是東北軍的副司令,不過現在麼,隻是個綏靖營哨官罷了,還沒有投入張作霖麾下呢,至於郭鬆齡和朱傳武,那更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是小事兒,徐世昌沒有猶豫就答應下來,不多時就把孫烈臣叫來奉天歸屬沈隆麾下,看著孫烈臣和郭鬆齡,沈隆心裡美滋滋的,現如今老疙瘩手下兩員大將都被我挖了,他以後相當上東北王怕是難了。
商討完進軍方略,沈隆就帶著孫烈臣、郭鬆齡、朱傳武回到了元寶鎮,收拾兵馬準備西進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