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景,早就聽潘五爺說他有個厲害的侄子,今個兒總算是把你盼來了。”沈隆的客廳裡坐著兩個年輕人,沈隆上前一一握手打招呼,“九如,你來了就好啊,到了咱們這兒,你要什麼我給你什麼,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這兩位一位是潘五爺的侄子、電視劇裡和朱家一起開辦山河煤礦、最後為了保衛煤礦死在日本人手裡的潘紹景,他在小鬼子那兒留過學,接受過現代科學和革命思想的熏陶;而另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馮如了。
按照原本的曆史,馮如會在幾個月後死於飛機失事,因為沈隆特意想辦法將他從廣東請來,為得就是保住這位中國航空之父,讓他日後可以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至於潘紹景,和朱傳傑相比,他的視野更開闊,對國際形式的了解更透徹,多加培養可以用來接替夏元璋的職位,負責自家地盤上的工商業管理。
“我也是早就盼著見到朱大帥啊,所以伯父一寫信就趕緊過來了。”潘紹景可是將沈隆當做革命偶像的,一見麵就激動不已。
“朱大帥,您上次派人給我送來的圖紙是那位畫的?我還有很多問題想請教他呢!”馮如是技術人才,更關心技術上的事兒。
“九如不用擔心,日後討論技術的時候還多著呢!我已經讓人在城外準備了試驗場,裡麵有上次給你看得飛機模型,還有一批技術不錯的工作人員,以後咱們中國的飛機能不能護衛自己的領空,就看九如你的了!”沈隆說道,要說飛機圖紙,他這兒還有不少,從一戰到二戰的型號都有,可要把圖紙變成真正的飛機,那可不是靠他一個人都能搞定的。
他現在手頭事情多,也忙不過來,如今有了馮如的幫忙就好多了,隻是還要注意一點,今後說啥也不能讓馮如自己開飛機上天,得準備些試飛員才行。
如今全國各地都在為臨時政府的事情忙活著,到處串聯爭奪利益,沈隆不摻和這些事兒,一心到處收納各類人才,馮如和潘紹景隻不過是其中之二罷了,這些年從全國各地來到關外的人才絡繹不絕。
有了這些人才,就可以先把自家兩個省的事兒處理好,這兩個省可是一塊兒寶地,礦產儲量豐富,除了受老毛子和小鬼子的影響大點之外,絕對是塊發展工業的好地方。
馮如一聽說試驗場都準備好了,連飯都顧不上吃就要去看,沈隆讓人帶他過去了,潘紹景則留了下來和他聊天。
聊了一陣兒,沈隆把潘紹景的底子大概摸清楚了,潘紹景出身好,有點大少爺的脾氣,喜好各種新奇事物,懂得享受,為人有些衝動,不過卻善於學習,也能聽得進去話,腦子靈活,對商業極其敏感,是塊好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