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給你幫忙!等你下一窯磚燒出來再走,要是有啥情況,我再回去查資料、去問老師傅。”沈隆說道,方法雖然簡單,可少安一個人乾他還是有點擔心。
“你還不如留在村裡,咱倆合夥燒磚,不比你在黃原晃蕩強?”孫少安又舊話重提,沈隆笑笑拒絕了,這樣那還叫分家啊。
安撫完孫少安,商量好修窯的事兒,沈隆回到孫家的老窯洞裡,幫著奶奶看了看身體,把自己準備的藥交給母親,讓她每天偷偷給奶奶吃;要是直接給奶奶,她可舍不得吃,早些年給她買的藥,都過期了她還沒舍得吃。
然後找到玉厚老漢,從包裡拿出一些煙絲低了過去,這件事兒也可以提一提了,“這是彆人給的一點兒煙葉,我覺得比自家種的好,所以問他要了點種子,你先抽著試試看,要是真覺得不錯,咱以後就換成這種煙葉種。”
玉厚老漢沒在意沈隆的話,說起搗鼓煙葉,不管是種植還是晾曬炮製,他都是雙水村數一數二的人物,他對自己的技術有著自己的驕傲和堅持,並不相信沈隆拿出來的煙絲比自己的還好。
可這是自己孩子專門從外地帶回來的,玉厚老漢幾口把煙袋鍋裡的煙絲抽完,瞧瞧煙袋磕去煙灰,撚了一點兒煙絲塞進煙袋鍋裡,“咦,聞著倒是不錯。”
點燃抽了幾口,味道超乎尋常的好,沈隆又趕緊把完好的煙葉還有種子遞了過去,玉厚老漢接過煙葉仔細觀察,這並不是他的手藝不如人,而是種子的問題,這種煙葉可比他往日種的品種好多了。
農民天然就喜歡各種好種子,玉厚老漢小心翼翼的將沈隆給得煙種收好,打算等明年開春了就把一半煙草地換成這種種子。
畢竟是沒種過的種子,玉厚老漢難免要小心一些,這並非是他膽小,而是家庭的貧困讓孫家經不起任何風險,這點煙草田雖小,卻供應了他和少安兩口人的煙絲,而且逢場趕集還能拿到石圪節公社去換點活錢,好買油買鹽。
要是新種子種不出來,那明年買油買鹽的錢就要另想辦法了;不過要是能種出來,那賣煙絲的錢搞不好還能漲上一點兒,到時候用錢也能寬鬆些。
看到玉厚老漢收下,沈隆暫時放心了,新磚窯加上新種子,家裡多少能好過點,現在唯一頭疼的大概就是姐姐孫蘭花了吧?那個該死的王滿銀不知道又浪到那裡去了。
一想到這個極品親戚,沈隆就一陣兒頭大,家裡的事情好解決,那怕是沒有自己的幫助,玉厚老漢和少安也能把家裡照顧得妥妥帖帖,可姐姐那兒就不太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