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這時候根本沒後世那麼多遊客,或者說如今全國各地,除了京城、魔都這些地方,偶爾可能遊客多點之外,其它地方都沒有多少遊客,現在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旅遊還是一種非常奢侈的事情。
所以沈隆他們這幾天玩得非常開心,諾大的青海湖周圍就隻有當地的牧民和他們幾個,可以儘情地享受當地的美景還有美食,要不是金波急著回去,曉霞還在黃原,沈隆說不定都打算在這兒住上半年再說了。
回到西寧,他們買好了去西安的火車票,在離開前的最後一晚,終於到評比文章的時候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
這些作品裡有詩歌、有散文,當然最多的還是,金波和次仁央金的故事實在是太適合寫成了。
大家夥兒也沒額外找評委,都是互相交換文章閱讀評判,都是吃這碗飯的人,誰的文章好誰的不好,一眼就能看出來。
“桑傑老師的詩寫得真不錯啊。”沈隆率先看得是桑傑才旦的詩歌,他采用藏族詩歌的形式將這段如同詩歌一般美麗的愛情故事表現出來,讓沈隆很是佩服。
“少平你又嘲笑我了,和你寫的這首比起來,我的詩根本就不算啥了,我雖然還沒看完其它人的作品,不過我覺得這次比賽的第一名非少平莫屬。”桑傑才旦看得恰好是沈隆的作品,他連連稱讚道。
“咦,少平寫得不是嗎?怎麼成詩歌了?”楊劍好奇地問道,他剛才瞄了一眼,沈隆可是寫了好幾張稿紙,文字的格式也不像是詩歌。
“是,不過裡麵有一首原創的詩歌,哦,倒也不能完全說是原創,借用了倉央嘉措的開頭,然後續寫了一段。”桑傑才旦將稿紙放到桌子中間,把那首詩找出來給大家看,沈隆在裡描繪了次仁央金和金波分彆之後不同的經曆。
當然,這些經曆並不完全是事實,而是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加工,在關於次仁央金的經曆裡,有這麼一段,次仁央金某天去詢問草原上最睿智的智者,問他如何才能從對金波的苦苦思念中走出來,智者唱起了一首詩。
“我來給大家念一遍啊。”桑傑才旦清清嗓子朗誦起來,“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詩念完了,大家也沉默了,有的人還偷偷收起了自己的文章,和這首詩比起來,自己的文章實在是不能看啊。
“說實話,如果單論,我可能還有點不服氣,但是加上這首詩,我寫的東西還是丟了算了。”楊劍自嘲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