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家裡,母親見了抹了一把眼淚,就趕緊去廚房忙活著做飯去了,沈隆去看了看奶奶,她雖然年紀大了,身子骨依然康健。
不一會兒,玉厚老漢和少安也回來了,磚廠就暫時讓秀蓮照看,沈隆說了自己獲獎還有成為專職作家的事兒,玉厚老漢和少安有些搞不懂啥是專職作家,不過他們都明白,這是端上鐵飯碗,成為國家乾部了。
玉厚老漢和少安都很激動,這甚至比少安開磚廠賺到大錢還讓他們高興,畢竟人們的思維還沒有徹底轉變,在這個時期,一個國家乾部的身份可比萬元戶硬實多了。
“少平這是出息了!今天咱們可要好好喝一回。”少安顯示出自己冒尖戶的氣勢,直接去取了幾瓶西鳳酒,這麼好的事兒自然要喝好酒,家裡那些散酒就留著,今天還是喝這個吧!
“爸,媽,等我在省城安定下來,就接你們過去住吧!家裡的地讓彆人種好了!”喝著喝著,沈隆就說起了這事兒,不出意料玉厚老漢堅決不答應,他還是舍不得雙水村,也呆不慣大城市。
沈隆順水推舟,提出了要給家裡重修窯洞的計劃,為此他把《紅高粱》的稿費全擺在了桌上,把玉厚老漢嚇了一大跳,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錢呢。
這回少安也舉雙手讚成,“其實我都說了好幾回了,咱爸一直不答應,這回說啥也要修,磚我全包了,我去找工匠,保證收拾地美美地。”
這回咋說也要蓋個全雙水村最氣派的院子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孫家如今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第二天,少安就跑去聯係工匠去了,還把原先打算拿去賣的磚留了一部分,而沈隆則帶著一堆文件找到雙水村村長金俊山,如今村支書田福堂懶得管事,村裡的事情大多都是他在辦,孫少平現在的戶口還在村裡呢,這回回來也要順便遷到省城去。
這下孫少平成為國家乾部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全村,到吃飯的時候,村裡來的人把孫家擠得滿滿當當,全村人都羨慕地看著玉厚老漢,這下你家可是出息了,大兒子成了萬元戶,二兒子又當了國家乾部,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要是等一個多月後,蘭香考上大學的消息傳來,他們恐怕會更加驚訝吧?
羨慕之餘,大家又討論起沈隆的工作來,“這個專職創作員到底是啥乾部?都是管啥的?”這個名詞讓幾乎所有村民都摸不清楚頭腦。
當沈隆介紹完自己的工作內容之後,村民們紛紛按照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解釋這個工作,“專門寫東西?這不就和評書上說的翰林差不多?孫家了不得啊,出翰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