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漢兵糧儘,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十三位大漢士卒。
後世有人根據這一題材創作了一幅油畫,油畫中這十三名戰士衣衫襤褸,形容枯槁,眼神之中卻透著一股子堅毅。
廣告中盧十四送家書的情節正是源於的典故,據說這十三位將士中也有一位承擔著和他同樣的任務,活到最後的那個漢朝老兵,用自己的餘生一直在為戰友們送家書,到此人的孫子輩時,757封信全部送到。
耿恭和這十三名將士是幸運的,因為那時候大漢依舊強大,他們依舊可以派遣大軍前來解救他們、收複失地;郭昕和郭元正等人則是不幸的,因為那時候大唐依舊衰弱到沒辦法來援救他們了,在盧十四將錢送到龜茲城十八年後,安西鎮最終陷落。
不過流落在西域的唐軍後代並沒有忘記大唐,四十一年後,張議潮散儘家財,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盤踞河西地區的吐蕃,以歸義軍之名克複瓜、沙、涼等州郡,開拓疆土四千餘裡。
並派遣使者團向長安傳達沙洲恢複的訊息,前往長安的信使帶回了來自大唐帝國的讚揚和褒獎,這使得張議潮的起義軍更是軍心大振。
大中五年,張議潮率軍開始對吐蕃展開大規模軍事攻勢,吐蕃在河西腐朽的統治立刻土崩瓦解,各州的吐蕃軍隊往往聞風而逃,都退往涼州;到這一年的八月,張議潮軍已經收複了整個河西走廊中除涼州之外的所有州縣,河西終於又重歸大唐的版圖之中。
八月,張議潮第二次向長安派出規模宏大的信使隊伍,攜帶著河西11州的圖籍入長安告捷。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沈隆跟著廣告的結尾唱起了這兩首軍歌,這兩首歌的曲調其實並不是唐時的風格,不過一點兒也不影響沈隆沉浸在這段曆史之中。
唱到最後,沈隆的吟誦的詩句變成了“萬裡一孤城,滿是白發兵”,這句詩是送給這些困守孤城的戰士的。
這個任務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