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妥當,沈隆分了一匹馬給大師兄,然後將他帶回來的經書、舍利等放到另一匹馬上,回長安的隊伍中又多了一人。
一路上,沈隆和大師兄聊起了佛法,沈隆繼承了王安石的學識,對佛法也是異常精通,聊了一陣兒大師兄就開始感慨,“當初在龜茲之時沒能認識郭施主,著實是件憾事啊!若那時就能與郭施主交流佛法,定是一樁幸事。”
那時候你就算認識郭元正,估計他也不怎麼懂得佛法吧?沈隆笑了笑說道,“從這兒往東各州儘皆淪於吐蕃之手,我等跟著大師,不會給大師帶來麻煩吧?”
“無妨無妨,二位稍微委屈下,扮作貧僧的弟子和隨從就好,吐蕃人一向崇佛,卻不會對僧人動手。”大師兄連連挽留,估計他能平安返回長安也是這個原因,之前遇到盜匪隻是偶然情況罷了,一名高僧在吐蕃境內還是備受尊崇的。
“如此就叨擾大師了!”沈隆自己帶著盧十四固然也能平平安安回到長安,可終究沒有跟著大師兄一起方便。
“貧僧雖然出家了,可修行尚不到家,如今依舊掛念家鄉的親人,郭施主和盧施主能不遠萬裡為將士們送家書,此乃大功德,貧僧既然遇上,又怎麼能不幫忙呢。”大師兄笑著回應。
有了大師兄的幫忙,沈隆和盧十四也能光明正大地進城了,前往長安的速度加快了不少,沈隆多次趁著半夜前往頡於伽斯的軍營,探查最新消息,頡於伽斯真的沒有繼續用兵,轉而將注意力放到了回紇內部。
不過沈隆並不認為他就會斷絕進攻北庭的打算,回紇和吐蕃的矛盾是極其現實的,一點兒虛幻的心理暗示或許可以讓頡於伽斯暫緩進攻,卻無法徹底阻止進攻,而且就算他們不去打吐蕃,吐蕃將來也會對付他們。
就算是以沈隆的立場,也不願意看到回紇和吐蕃和諧相處,隻有打起來,他才能為郭昕和楊襲古找到機會;希望楊襲古他們能堅持到自己從長安返回西域吧!沈隆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著。
繞過羅布泊邊緣抵達瓜州,然後沿著祁連山山腳途經肅州、甘州抵達涼州,一路上不少吐蕃貴人都邀請大師兄為他們講經,大師兄念著沈隆他們,大多婉言謝絕,這些吐蕃貴人在遺憾之餘也不敢怠慢,紛紛禮送大師兄出境。
在即將進入大唐境內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出使回國的大唐內侍宣慰使段明秀,於是隨他一起返回了大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