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農作物成熟的時候,大家可以先吃土豆、紅薯、玉米以及少量小麥,將大部分小麥保存下來;那天需要打仗了,就把小麥磨粉做成饢,饢可以保存很久也不會壞掉,最適合行軍打仗,然後再帶些乾、葡萄乾補充脂肪和葡萄糖,保證不會有問題。
那麼,以後我大唐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士兵就背著饢和葡萄乾來吊打那些敢違背大唐號令的部落吧!
“還是守捉想的周全!”眾人聽了沈隆的解釋後都大為佩服,“這些東西該咋種,還得守捉來教我們!”
說服了這些士卒之後,沈隆就帶著他們開始開墾土地,他們白天在地裡耕作,晚上則回到城中,舉著火把聽沈隆給他們講解這些新型農作物該如何種植;儘管勞累,可沈隆每天先士卒帶著他們乾活,而且乾得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多,這些人也都沒了抱怨。
人家堂堂守捉使都是如此,我等一介小兵又怎麼該抱怨呢?而且他們一想到即將迎來的收獲,連最後一點兒腹誹也沒了。
這些士卒都是乾慣了農活的,讓他們侍候莊稼倒是比舞刀弄槍還要利索,忙活了一陣兒,終於將這一大片土地都開墾好了,沈隆開始帶領他們播種。
沈隆根據現有的條件,依靠曆史資料以及伊凡-萬科的機械設計能力,設計了一些木質農具,讓城中的工匠打造發給士卒,幫助他們提升耕種效率。
讓一個能製造鋼鐵戰甲的大科學家來打造農具,簡直是牛刀殺雞,士卒們在經曆了短暫的適應之後,很快就上手了,再借用一些畜力的幫助,一千餘人沒花多少時間就種好了數萬畝的土地。
“守捉,這要是豐收了,咱們該能吃多久啊?怕是連西州、龜茲的大軍也能全部養活了!”被郭昕排到俱六城來的向導問道。
“等收了糧食,自然要給郭郡王和楊都護送些過去,到時候咱們再派些人帶種子過去,教他們如何種植。”西州和龜茲的條件雖然沒有天山以北這麼好,不過種土豆倒是足夠了。
“守捉,這些農具真好用啊!俺能不能讓商隊帶回長安,讓俺家裡也用上啊?要是有了這些,俺爹娘也不用那麼辛苦了!”有長安來的少年士卒問道。
“此事容易,倒也不用專門送農具過去,等商隊再回來,我就把圖紙給郭家的管事,讓他們打造農具給你們的家人!”這些東西在大唐同樣有大用。
又過了些子,終於等到這些農作物發芽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