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這場音樂會馬友友是主角,他率先登場和樂團合奏諸多經典曲目,在觀眾席上,是馬孝駿夫婦、紐約的音樂家還有諸多音樂愛好者,在這些音樂愛好者之中,大多都是社會名流,亦或者中產階層,每首曲子結束,他們都對馬友友的精湛技巧報以熱烈的掌聲。
等音樂會即將接近高潮的時候,報幕人出來宣布下一首曲子,“下麵即將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首特彆的曲子,這首曲子的作者是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不久的作曲家,他在曲子中融合了中國傳統樂器葫蘆絲和二胡…….”
聽到這個報幕詞,台下絕大多數觀眾都是一臉懵逼,他們此前從未聽過中華傳統樂器的演奏,更搞不懂葫蘆絲和二胡是什麼樂器;不過他們都是資深古典音樂愛好者,對古典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十分清楚,在這個時間段拿出一首新曲子來,足以證明馬友友對這首曲子的重視;於是他們愈加好奇,這到底是一首什麼曲子?
“.…..下麵請欣賞《絲綢之路》,演奏者:大提琴馬友友,二胡王起明,葫蘆絲郭燕。”說完報幕人鞠躬退下。
“好,現在該我們上了!”沈隆輕輕拍了拍郭燕的背,用能夠安定心神的方術讓她冷靜下來,雖然此前郭燕經曆過許多場正式演出,可那都是在國內,麵對滿滿一音樂廳的外國人,這還是第一次,多少有些緊張。
“沒關係,這和你們在林肯藝術中心外麵演出並沒有區彆;好了,讓我們上場,將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帶給他們吧!”說完馬友友率先登場,然後沈隆帶著郭燕跟上,三人一起出現在舞台的中央。
“哦,這是什麼服飾?簡直太漂亮了!”沈隆和郭燕所穿的漢服在音樂廳裡掀起了一陣兒小小的波瀾,人們都為之感到驚豔。
“他們是日本的音樂家麼?這些看起來有些像和服?”如今正是日本經濟騰飛的年代,日本人大肆在美國購買資產,傳播著自己的文化,有些美國的觀眾倒是見過和服。
“不,不太一樣,這種服飾看著明顯比和服大氣了許多,和和服那種拘謹的樣式完全不同。”能來聽音樂會的,都是文化素養較高的人群,以他們的審美眼光,明顯能看出漢服與和服的不同。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一衣帶水的風流,清雅高華的氣質,這才是我華夏的衣冠啊!”馬孝駿為之老淚縱橫,這是他此前僅在古書古畫上才能看到的豐美華麗,而如今活生生地出現在了他麵前。
此時他又想起了沈隆當初對他說的那些話,這種大氣磅礴的服飾恐怕不是寶島、香江那些年輕人所能重現出來的,在這些地方,就算在講究傳統的老人,也隻會穿上長衫、旗袍而已,從未有人想過要重現漢服,就連島上那位孔子奉祀官祭孔的時候也是穿著長袍馬褂……
“這種服飾沒有老歐洲的矯揉造作,也沒有美國新貴的扭捏矜持,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充滿朝氣,令人振奮又使人心醉的服飾;它給我帶來了新的靈感,我今年秋季的服裝設計有主題了!”一位前途看好的年輕服裝設計師興奮地說道,同時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台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獨特的古典美,開放而又熱情,這和我所看過的任何古典藝術作品都不太一樣。”一位畫家如此評價。
他們還想討論點什麼,馬友友的演奏開始了,大提琴哀婉惆悵、如泣如訴的音色將人們帶入到一種蒼涼而又深遠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