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雯嗔她一眼,“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我能怎麼想?”
季容輕笑,“在我跟前,你還害羞什麼?祖母寵你,自是要依著你自個兒的心思的。其實我知道你的心思,門第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對不對?但你是蕭家的女兒,婚配之人必當與你門當戶對才行,不然祖母也是不會點頭的。京城那麼多世家大族,高門子弟,難道就挑不出一個合意的?”
季菀出嫁前忙於各種事物,所以蕭雯和季容走得還近些,有什麼心事都會與她說。這會兒她問起,蕭雯隻糾結了一會兒,便說了。
“去年中元節,我和姝姐兒去護城河賃了船放河燈,碰到一個人。”
她說到這裡,臉色紅了起來,眼神裡也流露出羞怯和欣喜的光。
季容聽得雙目放光,拉著她的手臂,道:“是誰?”
蕭雯臉色更紅了,低低道:“榮國侯府大公子。”
榮國侯府?
季容一愣。
榮國侯府她知道,長公主的夫家,然而其夫英年早逝,長公主膝下又僅有一女柔嘉郡主。所以這世子之位,就要落到二房頭上。可長公主性子強勢,死活不同意。然後就給女兒招了個寒門女婿入贅,等生了兒子就入宮請封世子。聽說柔嘉郡主,如今已身懷有孕。
蕭雯口中的榮國侯府大公子,便是二房嫡子。
長公主那麼厲害,蕭雯哪裡是對手?蕭老夫人肯定是不會同意她嫁過去的。
想到這裡,季容就歎一聲。
“阿雯。”她握著蕭雯的手,儘管知道有些話對眼前這個姑娘來說有些殘忍,卻不得不說,“忘了他吧,祖母是不會答應的。”
蕭雯臉色白了白。
她知道不可能。
榮國侯府共有三房,二房原配早逝,繼室又生育一兒一女,如今是掌家夫人。說來長公主也是奇怪,她要爭奪爵位,偏生又不住在侯府和二夫人一較高低。就住在自己的公主府裡,還養了一大幫麵首,風評很是不好。但是沒辦法,她是聖上的親妹妹,聖上縱著她,旁人也拿她沒辦法。
彆看榮國侯府現在是二夫人掌內宅,卻還是脫離不了長公主的控製。那繼室未必沒自己的野心,可實在是爭不過。哪怕是長公主放棄,頭上還有個最得老夫人看中的原配嫡子。
正因為有長公主這個強勁的對手在,所以榮國侯老夫人很希望自己看重的嫡長孫能娶一個高門嫡女來作為強有力的後盾。
蕭雯是國舅的女兒,最合適不過。
所以中元節後多久,榮國侯老夫人便親自登門拜訪,她直接見的蕭老夫人。兩人談了什麼,蕭雯不得而知,隻知道榮國侯老夫人走的時候,神色很是不愉。然後她就被祖母叫了過去,最後紅著眼眶出來。
十三四歲的姑娘,正是情竇初開之時,頭一次遇著一個心意相通的少年郎,蕭雯克製不住心旌搖曳。然而祖母一席話,卻斷了她腦海中所有憧憬的美夢。
季容看得不忍,握著她的手,道:“阿雯,你現在還小,很多事情隻有經曆過才明白。婚姻,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榮國侯府那麼複雜,又有爵位之爭,你若嫁過去,必難以安寧。你性子柔善單純,哪裡能應付得了?祖母也是為你著想。你不過就見了他一麵而已,還來得及…”
其實說這些話,季容也難受。
她是從蕭雯這個年紀過來的,懂得少女心事,一旦沉迷便再難忘記。蕭雯提起榮國侯府那位大公子便麵紅耳赤羞澀不已,顯然情根已種。想要忘記,無異於剜心之痛。
可偏偏榮國侯府,是那樣的虎狼之地。蕭雯這性子,若嫁過去,還不得被吞得骨頭都不剩?
蕭雯眼眶微紅,垂著頭不說話。
兩人在角落裡,倒是沒多少人注意,可呆得時間久了,總會有人看過來。見著蕭雯這模樣,不定又會生出什麼謠言來。
季容拍拍她的手,溫聲道:“好了,莫哭,小心給人看見。等過兩日,我回趟蕭府,咱們慢慢說。”
蕭雯悶悶的嗯了聲。
她眼眶兒還紅著,雖低著頭,旁人沒看見,招呼完貴婦們回過頭來的季菀卻看見了。她微微蹙眉,和親妹妹對視一眼,隻看見妹妹眼中一道歎息之色。
之前她就看出來了,蕭雯有心事。隻是人多眼雜,她也不便詢問。晚上季容走的時候,特意讓她過兩天回一趟蕭府,她猜到是蕭雯的事,點頭應了。
但還沒回蕭府,這邊,小藍氏臨盆了。
小藍氏痛了一整夜,天將亮的時候才傳出嬰兒微弱的哭聲。孩子抱出來,季菀下意識側頭去看。是個女兒,很是瘦弱,哭聲也細細若若的。除此以外,倒是沒看出彆的。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季菀仔細檢查了這孩子的氣色和心率。
目前看起來,這孩子身體還算正常。
她悄悄鬆了口氣,滿臉堆笑的向小藍氏道喜。
第一胎生了女兒,小藍氏並不氣餒或者沮喪。她還年輕,以後多的是機會。她的婆母三夫人也沒因此對她有什麼意見,反倒是很喜歡這個孫女。
陸二郎也很是欣喜。
大著肚子的呂氏看在眼裡,鬆了口氣。兩個嫂嫂都生了兒子,如果小藍氏也生兒子,無異於加重她的壓力。如今三嫂子生了女兒,以後無論她生男生女,婆母想必都不會有過多微詞。
所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女人之間總是免不了攀比,當然這攀比大多時候,興許也是無奈。可既存在,就免不了會有嫌隙和爭執。
陸家子孫排字輩和彆的家族有所不同。
每一房的排字都不一樣。
譬如大房子息都以‘非’字輩,二房以‘溫’子輩。同樣,膝下子孫的排字也不同。
陸非離的孩子以‘知’排輩,陸大郎的孩子以‘克’排輩,而陸二郎的孩子,是以‘易’排輩。他的第一個女兒,叫陸易卿。
小名‘卿卿’,或者‘卿姐兒’。
卿姐兒生來就和彆的孩子不一樣,格外的安靜,便是哭起來,聲氣也是細細弱弱的,長輩們都說,這孩子長大後定是個溫柔嫻靜的性子。
小藍氏聽著很開心。
姑娘家就是要溫柔嫻靜,知書達理,那是對這個時代女子最高的評價。
季菀則在心中祈禱,但願這孩子以後長大了也健健康康的。
她記掛著蕭雯的事兒,第二天便稟明了婆母,帶著兩個丫鬟便回了蕭府。
------題外話------
不造大家還記不記得榮國侯府,前麵提過,安國公夫人給陸非離安排的相親對象之一,就是榮國侯府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