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甘尋枝被虜(1 / 2)

事情鬨大以後,果然引起了非凡的效果,尤其是貴圈兒內。

越氏張揚不是一天兩天了,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人家娘家家大業大,有資本招搖。這次若真的隻是山匪劫財殺人,也就是茶餘飯後的幾句笑談罷了。便是為了討好陸家,官府也會傾儘全力,將匪窩繳得一乾二淨。

然而卻爆出這事兒彆有隱情。

在這個圈子內混的,都不蠢,立即就想到了政敵背後陰謀。可對付一個女人,而且還是劫他人財物這種方式,未免太小家子氣,而且顯得狹隘又上不得台麵。世家望族們,從來都不缺錢財。便是劫獲了大量財物,對陸家來說也算不得了不得的重創,根本沒法傷筋動骨。那對方這麼做的目的,就耐人尋味了。

陸家的男人們大多上了戰場,可還有做文官的呢。

陸二爺和陸三爺,雖然算不得實權人物,在朝上那還是有一席之地的。自家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尤其是陸三爺,被針對的是他兒媳婦,他肯定坐視不理。他和乾脆的,‘借題發揮’捅到了陛下跟前。

於是原本應由地方縣令授理的案子,多了些波折。

陛下特意派了欽差前去調查此事。這樣一來,就可防地方知府提前被人收買。

越氏很自責,“母親,都是我的錯,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害得陸家為人非議…”

陸三夫人起先知道這事兒的時候,的確很生氣。

她一直就覺得,越氏雖性情率真,但也的確過於張揚了些。在自家府邸就算了,偏偏在旁人麵前也不知收斂。不過這倒也算不得什麼大事,越氏娘家有錢,自己嫁妝豐厚,沒道理在衣食住行上委屈自己。可她偏偏不知足,又要去做什麼生意。做生意就做吧,陸家也沒迂腐到禁止女人做生意。季菀不就是靠做生意發家的嗎,人家還得到先帝冊封呢。

讓三夫人生氣的是,越氏為了開店,去找季菀借錢,借的數額還不小。她有難處,不找自己的丈夫公婆,卻去找妯娌,而且還不是親妯娌。這不就等於打三房的臉麼?誠然撇去中公,隻有季菀有那個能力幫越氏。可越氏既沒那個成本,為何要做玉器生意?或者她就不能等到年底收賬以後,明年再開店嗎?她就不能多等那幾個月?她就那麼缺錢?陸家是短了她吃還是短了她穿?

現在好了,那麼一大批貨物被劫走了。先不論何時找回來,這個人情已欠下。縱然季菀大度不予責怪。可同一屋簷下住著,這讓三夫人在長嫂安國公夫人麵前也抬不起頭來啊。

更何況,府上上下幾百口人,知道些內情的,難免不會在背後閒言碎語。

越氏是小輩,旁人議論她輕狂。但於作為婆母的三夫人,麵子上就很難看了。

尤其是,底下還有兩個妯娌看著。

本來三夫人是想好好教訓越氏一通,讓她記住這個教訓,以後凡事謹慎,切莫再恣意而為。但看她這般小意做派,想起這個兒媳婦雖性子有些跳脫,平日裡卻也孝順,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說到底也是因她嫁入了陸家,冠上了陸家這個姓罷了。

心中怒火消了大半。

她喝了口茶,剩下的一半也消了個七七八八,這才道:“欠了你三嫂多少銀兩?”

越氏做好了被斥責的準備,也不打算反駁,一聽她這口氣,倒是有些詫異。當下不敢隱瞞,老實說了。

“八萬?”

饒是有了心理準備,這個數額還是讓三夫人微驚。

這個侄媳婦素來在生意之道上很有天賦,她大概也知道季菀每年私庫進項頗豐。至於到底多少,和她無關,她也沒那個好奇心去打聽。倒是沒想到,這姑娘竟能一次性拿出那麼多錢來。

“因為翡翠寶石珊瑚這些都是貴重之物,成本頗高,我問三嫂借了十萬,她暫時沒記那麼多,就先給了我八萬。本來按照規矩,貨物到手再結賬,避免貨物殘缺或者以次充好。可這是我娘家負責提供的,斷不會有差漏,我便將所有錢都托人送了過去。這次運送的,隻有一半,但都是最好的一批。成本占了大半。如果找不回來,這個空缺就沒法填補。”

說到最後,越氏的聲音低了下去。既是心虛,又是自責。

三夫人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她突然想起來,當年兒子的前妻樊氏,便是因動用中公滿足自己的私欲,最後捅了大簍子,無奈回娘家求助,最後沒法收場,才被休的。

越氏還好,找妯娌借,總比預支中公造成虧損要好得多。

可無論如何,這個空子也得填補上,否則她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你如何打算的?”

越氏張了張口,她原本想說可以寫信求助娘家,先暫時把欠的錢還了,等那批貨找到了,開業盈利也就把這個虧空彌補上了。但隨即想到,她現在已為人婦,涉及這樣大量金銀財物的事兒,再求助娘家,也就等同於打夫家的臉。於是她立即改口,“我現在手頭上沒那麼多,等年底各地的鋪子莊子結了賬,可先還一部分。剩下的,我名下還有些田產,可以賣了…”

“抵賣田產還債,你是想讓人說你三嫂咄咄逼人為難妯麼?人家好心幫你,卻惹來一身臟水,以後你還有臉見她?你大伯母又會怎麼想?”

三夫人又是無奈又是生氣。

年輕人,就是心浮氣躁,缺了那麼幾分沉穩。越氏自小金尊玉貴的長大,沒受過苦沒吃過虧,於人情練達上,還是缺了些火候。比不得季菀那種自小吃苦看儘人情冷暖的來得通透。

越氏一噎,不知該說什麼為好。

“你三嫂是否說過,讓你不用急著還那筆錢?”

季菀嫁過來十餘年,為人秉性如何,三夫人還是了解幾分的。

越氏點點頭。

“是。”她小聲說道:“三嫂這麼做,是她豁達,我卻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三夫人臉色好了些。

“你能這麼想,我很欣慰。”

越氏雖年輕做事免不了衝動,但好在還算明事理。

“你三嫂借你錢的時候,你可是承諾的盈利過後連本帶利的歸還?如今陛下已派人著手調查此事,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等你名下的鋪子田莊的收成結算後先還一部分給她。咱們府上那麼多人,中公給的分例都是固定的,你大伯母素來公允,也不會偏私。總不能讓你三嫂因借給了你一大筆錢而手上拮據。”

雖然季菀在京城開的店月月都有收成,也基本上不會出現手頭拮據的情況。可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因為彆人不缺,就理所當然的不還。

三夫人倒是想先幫她把這個空缺添上,但她也沒那麼多錢。拿出一部分,也隻會讓人覺得打腫臉充胖子鬨笑話。越氏自個兒怕是也會覺得過不去。既如此,還不如就交給她自己解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