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早熟懂事,畢竟也還隻是個八歲的孩子。
季菀拉過她的小手,柔聲道:“又不是不回來了。隻是讓你去給二公主做伴讀,每天都可以回家的。”
音姐兒咬著唇,沒說話,眼眶卻已經紅了。
季菀摟過她,輕聲道:“阿音,你還小,很多事情大底還不懂。送你入宮,也是為你將來考慮。你總不能…一輩子都呆在我身邊的。”
最後一句話,太過殘忍。但,卻是事實。
音姐兒哭了。
她抽噎著趴在季菀懷裡,哭得泣不成聲。
“我知道,這世上,三伯母最疼我,我都知道…我也知道,娘不喜歡我,以前不喜歡,現在不喜歡,以後也不會喜歡我…”
說到傷心處,她哭得更大聲了。
“我和妹妹,她都不喜歡。”
她哭得肩膀顫抖,抽噎不止。
季菀拍拍她的肩,卻不知該說什麼來安慰這個可憐的孩子。
記
音姐兒一直哭,將她多年來努力壓抑的委屈,全都哭了出來。季菀什麼也沒說,就讓她哭。等她哭完了,抽噎著停下來,再給她擦眼淚。
“我去皇宮。”
她嗓子哭啞了,聲音卻堅定。
季菀看著她通紅含淚的眼眶,十分心疼,重新將她攬入懷中。
下午季菀便去了四房,找呂氏。
“入宮給公主做伴讀?”
呂氏直接被這個天大的恩賜給砸得懵了,不可置信的看著季菀,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聽。
“你沒聽錯。”
季菀神色淡淡,“皇後提出來的,我已應下,特意來與你說一聲,明日便將音姐兒送進宮去。”
她語氣自然不會多好。事實上若非看在呂氏是音姐兒的親娘的份兒上,季菀都懶得搭理她。
呂氏在她麵前向來毫無底氣,“曦姐兒才是三嫂的親生女兒,如此殊榮,為何給了音姐兒?”
到現在,呂氏仍舊不敢相信,女兒有那麼好的福氣,得以入宮做二公主的伴讀。
“你覺得那是無上殊榮,可音姐兒卻萬分不舍。”季菀語氣裡些許嘲諷,“你自己生的女兒,你卻從不了解她。”
呂氏麵上訕訕的,說不出話來。
季菀喝了口茶,道:“四弟妹,音姐兒總歸是你的女兒,我對她再好,也不是她親娘。以後,她還是要回到你身邊的。便是將來嫁了人,你和四弟才是她至親的娘家人。她去給二公主做伴讀,將來也無需你過多操心了。倒是嫣姐兒,今年也兩歲了。咱們妯娌一場,我便多說兩句。不要因為個人得失或者那些所謂的苦衷委屈,便遷怒到孩子身上。你既生了她,就該對她負責。音姐兒剛來我那的時候,沉默寡言,敏感自閉。作為母親,你應該也不希望嫣姐兒長大後也如此。”
呂氏無言以對。
前年年底,她丈夫的另一個小妾又生了個兒子,就比嫣姐兒小幾個月。婆母對那孩子很是喜歡,漸漸的對嫣姐兒就不如一開始那般上心了。大多時候,都是丟給乳娘丫鬟在照顧。府裡那麼多孩子,每每嬉笑打鬨的時候,唯有嫣姐兒顯得格格不入。
“我言儘於此,希望你多加考慮。”
季菀說完便起身走了。
晚上她帶著幾個孩子去落梅居給婆母請安,說了此事。
安國公夫人看了眼音姐兒,“這樣也好。音姐兒現在也大了,也是該出去見見世麵。將來…”
後麵的話,她沒說,季菀卻已明白。
皇宮裡規矩多,一言一行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音姐兒素來都很有分寸,這一點季菀並不擔心,唯獨擔心宮裡那些個心高氣傲的貴人們看不起她,給她氣受。皇宮又是那麼個危險的地方,時刻都要驚醒著。於是她叫來兒子,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好好護著音姐兒。
行哥兒拍著胸脯保證道:“娘,您放心吧,我會保護好妹妹的。”
季菀莞爾。
“也要保護好自己。”
行哥兒笑出兩顆牙齒,“知道。”
第二天,她就將音姐兒送去了皇宮,臨走的時候蹲下來,對音姐兒說道:“阿音,宮裡不比在家中,人多口雜,規矩也多。你記著,你是來給二公主做伴讀的,多看多學,不該管的閒事不要管,也不要亂說話。皇子公主們雖然嬌貴,但也是要遵循禮儀規矩的。隻要你不出錯,不得罪人,他們也不會找你麻煩。當然,如果受了什麼委屈,也不要憋在心裡,回來告訴我,或者告訴哥哥,知道嗎?”
音姐兒用力點頭。
“好。”
季菀又摸摸她的頭,“彆怕,我會時常來看你的。”
音姐兒臉上多了些笑容,“嗯。”
該說的都說了,季菀這記才離開。
“也難為你,為了音姐兒這般煞費苦心。”
竇氏歎一聲,“她親娘都沒你這麼上心。”
“話也不能這麼說。她雖不是我生的,但在我身邊養了五年,和親生的也差不多了。”季菀笑笑,“皇後娘娘寬慈施恩,是音姐兒的福氣。”
“皇後娘娘還不是看在你的麵子上,才會將此殊榮給與音姐兒的。”竇氏心中門兒清,“這京中世家貴女那麼多,皇後娘娘有心挑選一個出來給二公主做伴讀,多的是人願意。也就是看在你用心待音姐兒,皇後娘娘才對她額外看重一些。否則,如此殊榮,哪裡輪到的音姐兒?你這般待她,但願她能記得你這份恩情。彆跟她娘一樣…”
說到這裡,她頓了頓,微微皺眉,沒再說下去。
關於‘拋棄’音姐兒這件事,她們這些個妯娌勸過無數次,呂氏充耳不聞。畢竟是人家家務事,旁人縱然再不平,也不宜乾涉太多。
“對了,今天早上我去給祖母請安,看見她帶著嫣姐兒。”竇氏嘴角掀起淡淡嘲諷,“不知道是真的迷途知返,還是因為女兒有了出息,讓她頗覺顏麵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