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宣揚(二更)(2 / 2)

安國公府大房是沒有庶子的,人家那幾房的,都有正經的嫡母,用不著安國公夫人操心。所以安國公夫人,是為自己的兒子相人。

程氏到底是見過大世麵的,很快就鎮定下來。

“陸家三郎不錯,又是祖父的學生。前年回京,過年的時候還來拜訪過祖父,祖父對他很是欣賞。說京城世家子弟中,陸三郎算是佼佼者。父親也說,可惜族中沒有適齡的姑娘,不然早就和陸家結親了。如今正好,阿菀是咱們周家表姑娘,父親的親外孫女。兩家這麼一結親,父親定會十分歡喜。”

她說的都是真心話,安國公府那邊主動提了,那就絕不會計較侄女兒的出身。陸三郎素來敬重老太師這個恩師,定不會薄待了侄女兒。

“何時定下來?”

如果兩家的婚事定了,她就放出消息去,以後那些個夫人太太們,也會識趣的不再叨擾。

“國公爺和世子都在邊境,這事兒我們兩個婦人說了也不算。所以等著安國公和世子回京後再商議。所以這事兒,你暫且彆外傳。若是最後沒成,倒成了笑話。”

雖然她覺得這事兒十有八九應該是沒問題的,但女兒家的名節最重要,還是謹慎些好。

“長姐放心,我曉得的。”

程氏也覺得,安國公夫人既然開口了,兩人來往又頻繁,這事兒應該是不會再有波折。

晚上便與周長儒說了。

周長儒也有些驚訝,隨後告訴了父親周言。姐夫已經死了,如今長姐一家住在太師府,侄女兒的婚事,肯定是要父親和祖父做主的。

所以老太師也很快知道了。

“陸三郎?”

老太師拈著灰白的胡須,“阿菀說過,他們在北地的時候,受過陸三郎的照拂。沒想到,卻原來是醉翁自已不在酒。”

周言笑笑。

他覺得,應該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父親,兒子覺得這門婚事不錯。陸家是勳貴門第,安國公不是傲下之人,安國公夫人也素有賢名,陸三郎又是您的學生。阿菀嫁過去,不會受委屈。”

那倒是。

老太師對自己教出的學生還是了解的,這一代他最滿意的就是即將被冊封為太子的三皇子和陸非離。

安國公府既有意,他也是樂見其成的。

周言察言觀色,知道父親對這門婚事很滿意,便道:“玉瓊的意思是,安國公父子倆還未回京,此事未落定,也不便聲張。”

老太師則道:“有什麼不可聲張的?既是安國公府自己提出來的,難道他們還敢反悔不成?阿菀雖非我周家嫡係,也是我的曾外孫女,便是他安國公陸昌,也不敢在我麵前甩臉子。”

這話老太師說得硬氣,他也有硬氣的資本。

說句托大的話,便是當今聖上,私底下都得尊他一聲老師。安國公府既然敢開口,就知道絕無反悔的餘地。

“再說了,阿菀聰慧孝順,才貌雙全,難道陸非離那小子還敢嫌棄?我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老太師脾氣一上來,那也是誰都勸不了的。

周言和顏悅色道:“是,您說得對。那您的意思是,咱們可以把消息放出去?”

他不敢肯定父親是這意思,畢竟父親素來是低調的人。便是這事兒成了,也沒必要四處宣揚。

老太師哪裡看不出他的心思?沉吟半晌,道:“前兩日下朝後,姚相國單獨拉著我說了會兒話,誇了阿菀幾句,又說他的嫡次孫還未定親。”

姚相國的女兒是姚貴妃,貴妃生有二皇子。皇後的嫡子早夭,二皇子為長,皇上卻封了養在皇後膝下的三皇子為太子。詔書還未下,姚家便來記著想跟周家攀親,分明就是想要靠著老太師在明德帝前的臉麵,要爭一爭這儲君之位。

周言瞳孔一縮,隨即正色道:“兒子明白了。”

很快,周家要和安國公府結親的消息就在圈子裡傳了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