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中饋之權(2 / 2)

三姑娘被夫人慣壞了,這性子,以後怕是要吃虧。

金嬤嬤本想再勸,但觸及夫人的目光,到底住了口,退了出去。

“姝兒。”

三夫人低頭看著女兒,“金嬤嬤說得對,那季菀是皇上親封的縣主,以後你彆跟她硬碰硬。看她長的那模樣,多半也跟她母親一樣,是個狐媚子的東西,沒準兒在北地就不安分,勾引了安國公世子,要不然以安國公府的門楣,能看得上她一個窮酸破落戶的女兒?這種人,都是一肚子壞水,你鬥不過的。你瞧她那個弟弟,一進門就去討好你大哥。這還不是她那個狐媚子的娘教的,知道以後蕭府還是要交到你大哥手裡,沒過門就指使著兒子去巴結,呸,不知廉恥的東西。以後如果他們欺負你,你彆跟著硬碰硬,回來告訴娘,我總有法子收拾他們。”

“嗯。”

蕭姝得了母親的保證,心裡這才舒坦了些。

“今天大哥就是受她挑唆,才教訓我的。”想起今天在暢心居發生的事兒,她就嘟起了嘴,“她娘一進門就來搶您的中饋之權,她巧舌如簧籠絡大哥大姐姐,全都跟我作對。還有她那個弟弟,見著好吃的就兩眼發光,一臉沒見過世麵的窮酸相。姐弟幾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真不知道二伯為什麼要娶那麼個寡婦,還把她的幾個兒女都接進府中,簡直就是引狼入室。”

三夫人深以為然。

準確的說,應該是引狐入室,狐狸精。還不止一個,是一堆!

**

將近午時,周氏著人來暢心居讓季菀姐弟和蕭瑞兄妹一起去闕棲閣用午膳。新婚第一日,和父母一起用膳本就應當。蕭貞幾個,也都各自被自己的姨娘派人來叫走了。蕭瑞兄妹便跟著季菀姐弟去了闕棲閣。

正巧在門口碰見過來的蕭時。

蕭時目光自幾個孩子麵上掠過,未發現爭端,眼裡便添了幾分笑意。

“走吧,彆讓你們母親等急了。”

這算是一家人第一頓團圓飯,一桌七口人,足有三十多道菜。以前季珩都是坐在母親和姐姐身邊,今天卻在蕭瑞旁邊坐了下來。

周氏擔心蕭瑞不喜小兒子,剛要喚他過來,卻見蕭瑞已經很自然端過小兒子跟前的碗,在給他盛湯。

魚頭湯。

這是從前小兒子最喜歡喝的。

她今日特意讓廚子做了。

短短兩日,蕭瑞竟已這般了解小兒子的喜好,倒是個細心的孩子。

周氏看蕭瑞的目光,不由得多了些感激之色。

在嫁過來之前,她其實最擔心的,就是蕭時的兩個孩子會不喜歡她的兒女們。如今看來,倒是她多慮了。

“謝謝大哥。”

看得出來,季珩是真的很喜歡蕭瑞這個繼兄,大哥大哥的叫得順口又親熱。不知情的,還以為兩人是同胞兄弟呢。

蕭瑞也很照顧季珩,一直邊吃邊給季珩夾菜。

如此體貼周到,周氏看在眼裡,更是動容。

蕭時欣慰之餘,也發現季菀同樣在給長女夾菜,姐妹倆眉目含笑,一派和睦。

他與周氏相視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欣慰與喜悅。

他愧對兩個孩子,就怕他們會對周氏及其子女心生不滿,如今看來,這幾個孩子都很懂事,相處得也很融洽。

飯後季珩又跟著蕭瑞去了逸楠軒,鬨著要大哥教他武功。蕭瑞看他張牙舞爪的很是可愛,不由得笑問:“阿珩喜歡學武?”

季珩點頭。

“嗯。”

這麼小的孩子,都是最貪玩的時候,讀書都覺得累,更莫說練武了。蕭瑞不由得起了幾分好奇,問道:“為什麼呢?”

“幫姐姐打壞人。”

季珩舉著拳頭,小臉上全是認真的神色。

蕭瑞一愣,“打壞人?以前有人欺負你們嗎?”

“嗯。”季珩漂亮的臉蛋上儘是生氣,“大姐姐會掙錢,他們說娘和姐姐的壞話,都是壞人。我要學會武功,保護娘和姐姐。”

五歲的小孩子,說話沒什麼邏輯,蕭瑞卻已聽明白了。

他其實聽說過一些,繼母的前夫是個秀才,出身鄉野,想來日子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年輕喪夫守寡,日子就更艱難了。否則,也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出去拋頭露麵掙錢養家。

季珩這麼小的孩子,都能記得母親和姐姐被人欺負的情形,還想著練武保護母親姐姐,想來那樣的事時常發生,且十分惡劣。

他摸摸季珩的頭,溫聲道:“以後如果再有人欺負你們,就來告訴大哥,大哥幫你打壞人。”

“好。”

季珩歡天喜地的跟著蕭瑞去了逸楠軒,這邊周氏也在想著要和繼女蕭雯搞好關係。她是續弦繼室,也沒想過蕭瑞和蕭雯那麼早就接受她這個繼母,如今看來,和平相處倒不是難事。

寡婦嫁鰥夫,彼此都有兒女,能做到這個程度,已是最好。

蕭雯也還隻是個孩子,生母死得太早,她幾乎已經忘記了母愛是什麼樣的感覺。繼母美麗溫柔,全然沒有她想象的那般難相處,她便也想著做一個好女兒。全家安寧,比什麼都重要。

有季菀和季容陪在身邊,幾人倒也相談甚歡,周氏乾脆又留了蕭雯在這裡用晚膳,蕭雯笑著應了。周氏派身邊的鄭清去榮安堂告知老夫人一聲,蕭老夫人想著合家安寧,自是樂見其成的。

“周氏倒是個懂事的,也不枉時哥兒惦記了她那麼多年。”

蕭老夫人神情溫和,語氣感歎。

習嬤嬤笑道:“國舅爺念舊長情,也是二夫人的福氣。”

蕭老夫人笑笑。

“兒大不由娘啊。這麼多年,他就念著這麼一個人,我這個做娘的還能怎麼辦?還好周氏是個知進退的,性子也不錯。隻要她能好好照顧阿時,善待瑞哥兒和雯姐兒,我自不會讓她受委屈。”

習嬤嬤知道她指的是三夫人。

“依老奴看,二夫人能教養出菀姑娘那樣聰慧懂事的孩子,應也是外柔內剛的性子,不會受委屈的。您啊,就彆操心了。”

“說得也是。”

白天在暢心閣的事兒,她自是已經知曉了。

“那丫頭得聖上看重,又知情識趣,處事圓滑。讓雯姐兒跟在她身邊多學學,也是好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