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姨娘在外甥女的麵容上看見了嫡姐的影子,郭燕也在這個姨母身上看到了母親的神韻。與生俱來的血緣牽絆,竟讓初次見麵的兩人沒有多少距離感,彼此都忍不住眼圈兒含淚。
“甥女郭燕攜夫陶倫,給姨母請安。”
在江家呆了兩年,大富人家的禮儀郭燕還是懂的。夫妻倆先規規矩矩的拜見周氏這個當家夫人,然後再給身為妾氏的邱姨娘請安。
邱姨娘擦擦眼淚,顫抖的聲音裡是止不住的歡喜,“快起來。”
“謝姨母。”
陶倫扶著妻子站起來。
因他是外男,所以在進門之前,季菀就帶著妹妹躲到了內屋。
邱姨娘招呼女兒過來,對郭燕介紹道:“這是你表妹蕭英,今年七歲。”
郭燕對著小表妹禮貌的笑笑,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遞給蕭英。
“我第一次來京城,也不知道表妹喜歡什麼,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表妹彆嫌棄。”
黑褐色的黑子,邊緣雕刻著繁複的花紋,古色古香的,單看這盒子就知裡麵裝的東西定然不菲。
蕭家富貴,但從前三夫人餘氏克扣幾個小妾的吃穿用度,邱姨娘自然是沒什麼好東西的,蕭英也隻在大堂姐蕭雯那見到過許多珍奇玉飾。瞧著那盒子,就有些錯不開眼。但她沒立即伸手去接,而是請示的看向母親。
邱姨娘沉默須臾,點點頭。
蕭英這才接了過來,“謝謝表姐。”
她將盒子打開,竟是一串紅寶石手串,晶瑩圓潤,毫無雜質。
周氏看向郭燕,眼神溫和,“一彆兩年,你母親可還好?”
“多謝周姨掛懷,母親一切都好。”十五歲的姑娘,早已褪去了昔日的青澀,五官越發美麗動人,笑起來如同花兒一般,“還讓我代她向周姨和阿菀他們問好呢。”
周氏笑著點頭,知道邱姨娘和外甥女有話要說,寒暄了幾句便借口走了。邱姨娘自然也不好占她的地方和外甥女敘舊,便帶著郭燕夫妻去了自己的院子。
“你母親流落到北方,一定吃了不少苦。”
邱姨娘看著外甥女,萬分感慨。
“是啊,好在都熬過來了。”郭燕想起從前在桃花村的日子,也有些唏噓,“她忙於府中庶務,不便長途遠行,以後有機會定來探望姨母。”
“你母親是長,原本應由我去看她的,隻是…”
她非當家主母,這些事,是做不得主的。
“姨母不必介懷,母親都明白的。”
母親剛入江宅那會兒也是做妾,身不由己,若不是後來被江老爺扶正,隻怕永遠都無法與他們姐弟三重逢。
“這次多虧了菀姐姐,否則我們都不知道姨母您還尚在人間。”
郭燕想起將要見到昔日好友,神情便多了些激動之色。
邱姨娘笑著說道:“是啊,多虧了菀姑娘。”她摟著女兒,問道:“對了,你們現在住在哪兒?”
“我們昨日入城已晚,便在北街一處客棧落宿。”
陶倫回答道。
邱姨娘沉默下去。
她不是正房夫人,沒資格留外甥女夫妻倆在府中居住。但外甥女難得來一趟京城,總不能這麼快就回去。
想了想,她道:“下個月阿菀就要出嫁了,不如你們留下來,吃完阿菀的喜酒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