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叫信任你,明白不?而且我就是好奇,才沒有想打探你的家底的意思。”
“好奇不就等於打探?”
“切。那你到底說不說收嘛?”
“你這裡占了一大半吧。”
言外之意就是這88,000是他大半身家。
也很好,以我對他的了解,那個女人那邊他肯定也給了一些錢,雖然不一定全都還回去,但多多少少還了一些。
再加上生活開銷。
能存下這麼多不容易了。
“怎麼了?”
“沒什麼,我沒想過你手裡還有錢。”
我實話實說。
“你以為我是傻子?”
我扭頭,和他彼倪對方,一兩秒後笑容皆在我和他唇角悄然暈開。
“算你有點腦子。”我心跳很快,出口就是一句打趣人的話掩蓋自己的嬌羞。
“李雲煙。”
“怎麼了?”
我聲音很輕快,手摸著兜裡那張邊緣起勾絲的銀行卡,放眼望去,兩旁的樹和中間的綠化帶不斷往後倒退著,明明冬天該顯得蕭條,可我卻覺得他們似乎都開滿了花,鮮豔明媚又燦爛。
“你能不能說點好聽的?你們那個……魔法學院就教了這麼一些詞兒?”
說到這4個字,我和他都下意識往後一掃,然而人家小家夥壓根就沒管我們,手趴在窗戶看外麵的風景,完全跟我們兩人的世界隔絕。
他嗓音裡啜著一陣笑。
“對呀,要是說話好聽一點,怎麼可能被派到那種地方去?你又不是不知道!”
“沒事,我不嫌棄你。但你得改一改。”
“你想讓我怎麼改?”
他扭頭看我一眼,眉目深邃又幽黑,他這雙眼真的真的很好看,隻需要往人群一站,就能立馬吸精。
而且會讓人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挪不開眼。
很快他又看向車前,繼續行駛著。一邊用手點動著方向盤,一邊微微帶著暢想的表情說:“該豪放熱辣的時候豪放熱辣,該溫柔賢淑的時候溫柔賢淑。”
“你這要求有點難以滿足。要不,你想想彆的法子?”
“什麼法子?”
“比如說,自己變得適應力強一些,再溫柔寬廣一些。”我展開給他洗腦的模式:“小時候我外婆經常和我說一句話,她說,與其要求人家做什麼,不如反思自己應該做什麼。與其改變彆人,不如改變自己,有那點閒時間,自己早就已經乾完了!
所以啊,我這些都是天生的,不可能後天改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你還不如改變自己,將就我。
這樣,大家都開心。你覺得呢?”
他眉目中透著淡淡的愁,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但沒一會兒那淡淡的愁就一點點消失不見,換成無奈的笑。
他托著下巴捂著嘴看一眼窗外後又轉過來看車前的路況。
“乾嘛啊?笑成這個樣子?”
“沒事。”
“你肯定有事!你是不是不信我說的話?”
他給我遞過來一個“知道你還問”的眼神。
“唉,你要不信的話,有機會我帶你去問我問外婆。”
“你……外婆在哪兒?”
“我外婆已經走了很多年了,我可以帶你去她的墓碑前,你問問她。她人還挺隨和的,有時候……”
我靠在座位上,想起以前小時候在外婆家和她相處的場景。一時半會兒竟然有些難以回神。
“有時候不知道人的情感究竟……毛病出在哪兒。或許是當事人身在其中,做法偏激,顯得很多都是隔代親。
我外婆是一個性格開明,但做法略顯保守的女人。她的教育觀是男女在家時公平,但兒女各自成家後還是秉持著老一套的做法。
比如,兒子是兒子,女兒是女兒,這是兩個互不打擾的個體。她覺得老一輩就應該和兒子在一起,女兒就應該留在夫家,照顧公婆。以前我總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分得這麼清楚?
其實現在我隱隱有讚同的觀點了。分開,並不代表是在情感上分開,而應該是在責任上分開。
這叫分工合作,兒子會娶媳婦兒,女兒也會嫁作人婦。從某個角度來說大家都是公平的,公婆顧及兒子,也就顧及了兒媳婦兒。
娘家顧及兒子,也一樣顧及了他們的兒媳婦兒。
大家都在受惠範圍內,與此同時,你應該肩負起自己身上的義務。
但一來二去,總有一些老好人在中間攪和,一邊說著男女平等,一邊又可勁兒想在女兒身上撈好處給兒子。就這些頻繁在中間攪和的人,或許還真不如像我外婆那種一開始就分得很開的。
這是一個社會普遍現象的問題,所以現在有些女生思想覺悟,覺醒,想要急著掙脫這段關係,逃離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的家庭。而每一個家庭中被慣長大的兒子,大多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總要靠家裡支撐,靠家裡給予。
大多女生從小獨立,在一個相對不太有靠山、感情和物質都不太富裕的環境下長大,一邊痛著成長,一邊惋惜親情,一邊對家庭無奈,一邊形成能扛事兒的本事。
這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女強人。
社會問題時代的造就,說不上好還是壞。有時候覺得人生挺戲劇化的,有些磨人。有時候又覺得,或許就是那麼一回事兒吧,酸甜苦辣,愛恨情仇,這些組成了人的一輩子。
想過得好一點,就看命運能不能安排一個誌同道合的人陪著自己。拚來拚去拚到最後,發現最終拚的居然是命。”
我也不知道今天感悟怎麼這麼多,和他說了這麼多。
我一向是不太喜歡把自己的原生家庭展現在他麵前。
不喜歡展現在任何男人麵前。
總覺得那是自己唯一比較羞的問題。
我想蒙羞。
但在裡麵的一年半時間裡,看透很多。原來,我不是命運最差的那一個。
也不是隻有我有那樣的家庭。
更不是隻有女生才會經曆原生家庭的痛苦。男生也一樣。
不是不歌頌父母的愛偉大。
而是有些父母確實更愛自己,對他們而言,養孩子就好像是養牲畜。
牲畜到一定時間會被賣掉換成錢,補貼家用也好,被他們揮霍了也好。總是有利益可圖。
養孩子也一樣,到十七八歲成年,就開始左鄰右舍比較孩子有沒有出息,往家裡拿了什麼東西?給父母家人買了什麼?
又或者……早早的就暗示孩子要開始給家裡錢,給他們養老。
亦或者大的孩子管小的孩子。
可反觀。
也不過都是些40出頭的人,急匆匆的比較孩子,要求孩子給養老。
讓孩子管孩子。
表麵上都說得慷慨好聽的,隻要兒女不問家裡要錢就不錯了。
實際上是明裡暗裡的暗示。今天說誰家女兒給了多少錢,明天說誰家兒子給家裡買了什麼?誰家老大老二又如何牛逼,把小的生活費學費,甚至帶在身邊教手藝,給房子車子,價值多少多少……
諸如此類……
多得數都數不儘。
法律規定的18,是父母不用再履行撫養義務。
18歲。
可以是一個年齡的劃分,可以是未成年和成年之間的劃分。
也可以是斷掉生活費,父母不再履行撫養義務的劃分。
但絕對不應該成為開始贍養父母、替父母擔責任的劃分。
讀書的。
不讀書的。
到18這個年紀都可以自食其力了。
擺個小攤兒、工地乾幾天臟活累活、甚至送個外賣。
生活費也好。
學費也罷。
都是能省起來的,也能掙起來。
即便是在校生,想賺錢也多的是法子。幫人發個傳單,輔導班裡兼個職,再說難聽點兒,問家裡借點錢,買個小電瓶,出校門就能送外賣。
多的是渠道。
先邁入社會,鍛煉自食其力能力,慢慢積累經驗,攢點錢。
家裡有能力就扶持整個小窩,沒能力就自己慢慢賺。
逢年過節回家,提點禮品,買點禮物。也就闔家團圓。
兒女也應該履行贍養的義務,當然那是在逼不得已的時候。比如老了,進醫院了,需要花錢的地方了,老人拿不出來時,那就是兒女該儘義務的時候。
但人嘛,為兒女而生,也要為自己而生。
所以強調父母有能力就給兒女稍微擺點山,但那是在不會透支自己、不掏空自己的情況下。
沒有能力,就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天高任鳥飛,讓兒女自己去闖蕩。
等到老來需要花錢時,不用向兒女伸手,既活得有尊嚴,又為兒女減輕壓力。而這時,年幼的孩子早已在社會的曆練中羽翼豐滿。
這才叫人生。
這才是應該過的人生。
我希望將來我就做個這樣的父母,也希望我兒子不要受到任何束縛,展翅飛翔,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我會儘量托他。
也會儘量不拖累他。
他的手輕輕搭在我手背上,我驀然回神,扭頭看他。
不知我剛剛說這些是不是也讓他想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
他麵色略顯凝重。
也有自己調和麵部表情變化的過程。
“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如果念不全,念不好,就先看自己的小家吧。”
“好。這個家有你在,我放心。”
他勾唇一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誇獎讓他羞澀,有些不好意思,還是其他原因,他抬手在我發頂揉了幾下,轉移注意力。
“哎呀,你彆揉我頭發呀,有話好好說呀!”
“等有時間,咱們去看看外婆。”
“……會耽誤你嗎?”
“所以才說等有時間呀。”
“哦,好。”
而就在這時,我兒子突然趴到我後麵,手從後麵環著我的脖子。
臉和我的側臉貼著。
“媽媽,你外婆在哪裡呀?”
原來剛剛他都聽著呢。這小子半點聲音不漏,還以為他壓根沒注意我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