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顧大嫂叉腰喊了一嗓子,“趕緊吃飯,上學的上學,開店的開店,彆鬨了。”
可憐就那麼點雪,幾乎被他們踏成水了。
雲竹手一揮,響應大嫂號召,“等下一場大雪咱們再玩!”
老天爺跟聽見了這話一樣,壓根沒叫他們久等,雪越來越大,一直到打烊才停。
家裡幾個小的開心了,連帶著隔壁徐家的倆孩子在院裡瘋耍。
顧老爹坐在門檻上一邊看孩子們玩鬨,一邊刨著木頭。
雲竹倒了碗熱水給他,“爹,這是啥?”
“做張條案,回頭將你們娘的牌位請過來。”顧老爹回一聲。
村裡家家戶戶不擺牌位,畢竟祖墳都在跟前,想了就能去看看。
現在一家子都在府城裡,老婆子一個人在鄉下未免孤單。
一旁擇菜的顧大嫂問他,“爹,咱們啥時候回去?”
“年跟前就走,今年賺了不少銀子,給你們娘修修墳塋。”
“應該的。”顧大嫂應了一聲。
雲竹習慣了搬家,換個地方紮根生活。
他們與雲竹不同,講究故土難離,思念鄉音和去世親人。
既然說要回去,出行的東西就該置辦起來了,什麼手爐、炭火、手套帽子之類的。
冬天趕路受罪呢。
他們家的人多,車得雇好幾輛,得提前定了,免得到時候抓瞎。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十二月。
顧清明迎來了期末考,連考三日,考完再等三天,夫子們會將卷子批出來。
顧清明顯然很緊張,他是開著小灶學的,萬一成績不好就難看了。
從小到大經過無數次考試的雲竹寬慰他,“考完就彆想了,卷子已經在夫子手裡了,你總不能搶過來自己批了吧?”
“娘子說的是,儘人事聽天命。”顧清明歎一聲。
正好同窗們商議放假前一道聚一聚,顧清明便去了。
聚會的地點是寧安義家的一處彆院。
寧家是官家,顧清明從沒去過,今兒瞅見這處彆院亭台樓榭,樣樣俱全,還有侍女上菜倒酒,心裡頓時感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