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同意他這說法,“韓老爺這話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一群商戶坐在一起吵個不停,誰也不服誰,半天拿不出個主意來。
最後還是誰提出來,說去問問李家和張家。
“到底他們跟上頭的走的近,知道的多些,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李格和王榮的態度一致,皆道:“自然是上頭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咯。”
如此狗腿子的話,叫來問的商戶們氣個仰倒,紛紛出言指責。
然而王李兩人不為所動,隻做官府最堅定的擁躉。
既然說不通,商戶們忿忿而返。
“就說不需要找他們,他們倆就是官府的狗,主子給點甜頭就整日跟在屁股後頭搖尾巴了。”
這話說的。
好些商戶心裡琢磨,若是他們能叫官府給看上,當著股東吃著分紅賺著大筆銀子,他們也願意當狗。
經過這事後,商戶們分成三派。
一派堅決不向官府屈服,決定不走官道,叫官府無銀可收。
官府修路所耗頗多,而且修了那麼多驛站,維持驛站的日常運轉也需銀錢支撐。
想來官府經過前頭一整年的折騰,不甚富裕,要不也不會把主意打到他們頭上。
這一派覺得,隻要他們堅持,遲早官府得低頭。
俗話還說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老兒拉下馬呢,他們這麼多商戶聯合起來,還整治不了幾個官?
有如此想法的商戶占了大多數,剩下的人中大半選擇觀望,還有一小撮人選擇“投靠”官府。
比如,鄧家。
這回鄧家老爺帶著大兒子來的,聽了眾人的意見,父子倆默默退出。
到了外頭,鄧老爺才悠悠歎口氣。
“咱們家已經叫知州大人厭惡了,還是老老實實的吧,省得回頭上邊惱了,將咱們家當成雞殺了去震懾那些個猴兒。”
“爹說得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個收費法啊?回頭我派人去就近的驛站問問。”
……
商戶們因著收過路費的事吵得翻了天,但百姓們卻高興了。
全因官府又張貼出來的告示:
“驛站招收崇州百姓做工。具體招收……凡是符合條件且有意向報名者,請於xx日前至xx報名。”
告示上說了,不光要認字的,會打算盤的讀書人。
像他們這種啥都不會,隻有一把子力氣的也要,乾些雜活。
還有年輕姑娘小子,長得周正些,會說話會笑,都要!
百姓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
符合條件的百姓拔腿就跑,生怕遲一步名額就滿了,錯過了這般的好機會。
等招收滿了人,再進行篩選,官府對合格的百姓進行了一個為期五天的短暫培訓,接著他們就上崗了。
崇州道路收費站正式營業。
好在收費不高,決定遵從這一規定的商戶們鬆了口氣。
那些不繳錢的,就隻能走小道。
一商戶騎在馬上,跟夥計說著,“反正從前也是這麼走的。”
直到碰上下雨天,車輪陷入爛泥坑裡,半天都拽不出來。
再看那些在水泥路上飛馳的馬車,商戶心裡就不是個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