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造紙術(1 / 2)

造紙術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宣紙是傳統手工紙品最傑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寶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曆史。

宣紙產地在涇縣,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適合青檀樹的生長,衝積平原則適宜生產長杆水稻,青檀樹和水稻杆均為宣紙製造提供了優質的原料。涇縣境內有多條河流,尤其是烏溪上遊的兩條支流,一條屬淡堿性,適合原料加工;一條屬淡酸性,適合成紙用水。

宣紙以青檀皮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漿,整個生產過程由一百四十多道工序組成。造出的宣紙品種繁多,在生產過程中又不斷創新,這些年成功製出了“丈二”、“二丈”等新品。

宣紙質地純白細密,紋理清晰,綿軟堅韌,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吸水潤墨,宜書宜畫,防腐防蛀,故有“紙壽千年”、“紙中之王”的美稱。郭沫若參觀涇縣宣紙廠時題詞說:“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宣紙的手工製作和紙質特點體現了傳統技藝的長處,這一技藝至今尚不能用機製代替。

自唐代以來,宣紙一直為國人所愛好,其生產至清代臻於鼎盛,出現了著名品牌在國內外屢得大獎。由技術監督部門給予原產地保護品牌,遠銷和等國。

但是,宣紙生產原料——青檀皮、長杆水稻的采集、種植經濟效益差,原材料出現嚴重危機;同時由於某些廠家不良經營行為的影響,偽劣產品損害了宣紙的聲譽,市場幾近混亂;宣紙製作技藝的傳承令人擔憂。

鉛山縣,今屬SR市。境內峰巒起伏,水係發達,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盛產毛竹。連四紙的原產地在鉛山縣,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把“鉛山紙”列為元代“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有數處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鉛山紙品種的連四、柬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

鉛山連四紙產地分布在武夷山脈南、北麓,鼎盛時期有紙槽兩千餘張。“片紙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連四紙的製作工藝程序十分考究。原料要用毛竹的嫩竹竿,在立夏前後嫩竹將要長出兩對芽葉的時候砍伐取用。紙料需經幾個月的日曬雨淋,使之自然漂白,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連四紙依靠手工操作製成,無理化指標,全憑經驗駕馭。製造過程的技術關鍵:一是水質,凡衝、浸、漂、洗所接觸的水均不能有任何汙染,須采用當地泉水;二是配藥,藥係采用水卵蟲樹製成。

連四紙紙質潔白瑩輝,細嫩綿密,平整柔韌,有隱約簾紋,防蟲耐熱,永不變色,有“壽紙千年”之稱,舊時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麵等多用之。書畫家、鑒藏家欣賞它獨特的品質韻味,許多字畫、印譜、拓本依托它得以傳世。

連四紙製作技藝是曆代造紙工人智慧的結晶,其技藝傳承自成體係,既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內容又難以完全用現代技術替代,顯得十分珍貴。但是,連四紙的生產對原料、時間、工藝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大,技藝僅靠口傳心授傳承,不易迅速推廣,因此目前連四紙製作技藝已麵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保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